中华桫椤,学名Alsophila costularis,属于真蕨目桫椤科桫椤属,是一种珍稀的植物。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彰显了其在生态和科学领域的重要价值。形态特征 中华桫椤的茎干可高达5米或更高,直径范围为15-30厘米。其叶柄长达45厘米,近基部呈现深红棕色,并带有短刺和疣突。向上颜色逐渐变淡,叶柄上还布有宽...
云南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张承斌介绍:“中华桫椤与其他种类的桫椤相比,其生长环境有所不同。中华桫椤主要生长在海拔超过1400米的高山区,并偏好潮湿阴凉的环境。虽然其他种类的桫椤高度通常只有十余米,但在我们保护区内,中华桫椤的高度却能达到惊人的20米。”中华桫椤,这一独特的桫椤科植物,被誉...
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 Baker),属于桫椤科桫椤属,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它的植株呈乔木状,茎干高达5米。叶柄上带有短刺和疣突,基部有鳞片;叶片为长圆形,叶轴下部呈红棕色,下面有星散的小疣。叶片三回羽状深裂,羽片约有15对,披针形,羽轴上面有沟槽,密被红棕色刚毛,下面有疣突。小羽片有30对,无柄...
中华桫椤(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一种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被誉为海洋中的“活化石”。中华桫椤的祖先最早出现于距今约4.5亿年前的奥陶纪。最早的桫椤化石发现于这一时期,其形态与现代的桫椤非常相似。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中华桫椤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包括著名的五次生物大灭绝...
云南墨江:中华桫椤生长的摇篮 云南墨江西歧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华桫椤生长的摇篮,保护区内桫椤成林成片,共有十万余株,面积5524.87公顷,达到保护区面积的一半。此外,1648种维管束植物与253种陆生脊椎动物在这里与桫椤共生共长。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2025-03-04 16:13 13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友情...
李开平 摄桫椤,这一独特的植物,生长在海拔800至2100米的沟谷林间或密林边缘地带,其羽轴与小羽片的中肋上生长的细毛,成为了区分它与中华桫椤的关键特征。中华桫椤,这一珍稀植物,在我国主要生长在云南、广西及西藏等温暖湿润的地区。它偏好半阴的环境,无法忍受阳光的直射,因此常生长在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
中华桫椤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它的茎干高5米以上。与苔藓植物相比,桫椤能够长得比较高大的原因是( ) A. 有茎、叶的分化 B. 有真正的根,
2、中华桫椤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 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 【解答】 解:A 、 苔藓植物和桫椤都有茎,A错误; B、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虽然有了茎和叶、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
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又称微刺桫椤,桫椤科桫椤属植物,是中国—东喜马拉雅分布的种类,第四纪大冰期孑遗物种,也是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和植物系统发育理论的重要对象之一,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 中华桫椤茎干高5米以上,直径可达3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