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各教派传教士之间的合作,提升教会学校的教育质量,1877年召开了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会上成立了“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这一机构即为中华教育会的前身。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决定将其改组为“中华教育会”,旨在通过联合行动,提高对中国教育的兴趣,促进教学人员...
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决定将18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中华教育会标榜“以提高对中国教育之兴趣,促进教学人员友好合作为宗旨”,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通过对中国教育进行调查,办杂志和各种讲习会、交流会、演讲会,并鼓励个人之间以通信联系的...
澳门中华教育会, 旧称“澳门教育会”或“中华教育会”。澳门文化界最早的专业团体。1920 年由一部分私立学校校长参照中国内地教育团体的组织章程,联系澳门地方实际成立。旨在研究教育问题及促进教育发展。1922 年 5 月组织澳门 20 所私校及官校 3000 师生举行国耻日大巡行。40 年代每年均于孙中山诞辰日举行会员大会...
中华教育会 答案: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决定将1877年成立的“学校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答案:1877年,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为适应教会学校的发展,规范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而决定成立的近代第一个...
中华教育会会长陈虹(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陈虹表示,在特区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本澳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区政府重视教育规划与法制的建设,保障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相关资助制度,创设更优越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本地特色的教材,着力开展科普教育,发掘学生潜能,支持学生升学及多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教师...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936年始称“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在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四川、湖北、山东等10余个省内设有分会。主要活动是进行教育调查,编制各级教会学校的课程,举办教师讲习会,召开会议讨论教会学校的教育方针、计划和措施等。出版物中有中、英文《教育季刊》和《教师丛刊》。解放后,该会撤销。
本报讯(记者 何隽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日前颁布,澳门中华教育会表示十分认同,予以大力支持并配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一直以来,爱国爱澳是澳门的核心价值,该法对本...
中华基督教育会 中华基督教育会是1927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近20个传教差会在中国协商建立的协会。组织体系 其中多数属长老宗及公理宗,少数属卫斯理宗和浸礼宗。入会人员在形式上均采长老制,但在人事关系和经济上仍各自接受原属差会的控制和接济。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中国教育会就是中华教育会。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错误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