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天枢穴,可有效缓解腹部不适,促进脾胃健康。 雨 水 养肝气 中医认为,肝主升发,春季肝气旺盛。雨水节气,养肝气同样重要。此时,可通过饮用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等茶饮,来疏肝理气、调养肝脏。 玫瑰花茶,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取...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脾的背俞穴。本穴是脾气传输于后背的位置,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脾俞,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功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中医认为,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通过按揉脾俞穴,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补益人体的正气,起到增强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9日,我们迎来今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是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此时节,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回暖,雪渐少了,雨渐多了,万物静享春雨润泽,一个崭新的春天正在走来。 少卧多动养生机 雨水节气开始,人们就要...
这时候,从中医角度来说,一方面,,春天阳气生发,逐渐从“秋冬养阴”一步步过渡到“春夏养阳”; 另一方面呢,湿邪之气过盛,容易湿阻经脉、湿困脾胃。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如果脾阳不足,就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痛、皮肤湿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所以,雨水时节,祛湿邪,养阳气,就显得特别重...
对!我国地域那么广,东西南北中天气肯定不一样,不得不佩服中医老祖宗留下的魁宝还是有一定神奇之处,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全年的大致气候特点。庚子年四之气(7月22日至9月22日)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居然也是太阴湿土,理应在四之气长夏季节雨水特多。但是,我要说但是了,为什么四之气的雨水...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
中医认为,雨水前后阳气渐生,气候由寒转暖,人们应该顺应节气特点,早晨不赖床,不久卧久坐,增加活动时间,借助大自然的生发之气激发人体的生机,以各种方式养出春天的勃勃生气,尽快进入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由于雨水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此时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人们可以根据...
期门穴是肝经的最后一个穴位,肝经又是十二经络气循行的终点,所以期门穴就是所有穴位的最后一个终点穴位,人体经气由此穴回流至肺经,开始新的循环,所以称之为“期门”。期门也是肝经的募穴,即为肝经经气汇聚之处,因此刺激期门穴可以调节肝脏功能, 在雨水节气,空气湿度增加,人体容易感受湿气,艾灸期门穴可以有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时节既有萌动生机,也有抑郁情怀,春之气为木,木气于五脏属肝,生之太过与郁而不发均不应春之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理论中春天是阳气生长升发之时,并且也是养肝之季。 春天五行属木,五脏属肝,所以春天则是肝阳旺盛的时候,要想身体健康,...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就有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 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解”是脱落的意思,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性属阳,此时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