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故《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汗出有调和营卫、调节体温、滋润皮肤的作用。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容易出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二、病理汗 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多汗,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
2、中医扶阳针灸与真气导引:一各种体质调理:治疗女性阳虚宫寒、肢冷、经期腹痛头痛、不孕不育;治疗气血亏虚之精神不振、易疲劳、易感冒、病久难愈、脱发等;二排浊降脂减肚腩:治疗大肚腩、原发性高血压(1、2级)、高血脂、痛风等,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
若病人汗出如珠如油,热而粘手,兼见高热喘促,烦躁,渴喜冷饮,舌短少津,脉细数疾者,为亡阴之汗,为阴液耗竭于内,阳气无所依附面散越,夹津液外泄所致。 (4) 战汗:病人突然恶寒战栗,继而全身汗出,称为战汗,战汗多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是邪正相争十分剧烈的反映,也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应密切观察战汗后病情...
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属危重证候,故其汗出谓之绝汗,又称脱汗。若病势危重,冷汗淋滴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属亡阳之汗,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之危象。若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者,属亡阴之汗,为枯竭之阴津外泄之危象。四、战...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中医的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①寒、热的基本概念。②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中医学《十问歌》“问汗”——局部汗出 局部汗出是指身体某一部位的汗出,也是体内脏腑病变的反映。询问局部汗出的情况及其兼症,有助于病证的诊断。一、头汗 又称但头汗出。指汗出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的症状。若兼见心胸烦闷,口渴面赤,多因上焦热盛,迫津外泄;若兼见身重倦息、胃脘痞满,...
◎问汗有什么意义? 第一点,在于判断病邪的性质。通过汗可以判断病邪的性质,而不是通过化验,不是通过去找到什么疾病病源体,来看它是什么病邪。我们是通过汗可以看它是什么性质,这个邪气属于什么?当然我们这邪气肯定是从中医讲的,风寒暑湿燥火之类的邪气,不是什么细菌...
“二问汗”是指询问患者的出汗情况。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应该是微汗,即出汗量适中,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如果患者出汗过多,可能是体内有热邪或气虚;如果患者出汗过少,可能是体内有寒邪或阳虚。 具体问题解答 发热:如果患者发热,可能是体内有热邪,需要清热解暑。 寒战:如果患者感到寒冷,可能是体内有寒邪,需要温阳...
为方便广大考生,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关考点,以供参考。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形成的。问汗出,对于判断病邪的性质、津液的盈亏、阴阳的盛衰有重要意义。问诊时,要注意问有无汗出,汗出的多少、时间、部位及其兼症。 1.表证辨汗 表证无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