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
其次,临床辨证不能不辨病位,肾的阴虚抑或心的阴虚、胃火抑或肝火等,其表现有所不同,方药治疗亦有差异,中医的证名诊断应当有病位。第三,近代研究证候规范的中医学家都主张辨病位,如方药中的《辨证论治研究七讲》称第一步为脏腑经络定位;张震“中医辨证规范化”提出病位证候,包括心、肝...
一是因内分泌失调,二是因女人怀孕时会压迫大肠,引起便秘,最后的结果是毒素排不出来,在体内重新吸收。中医认为,养颜必须先排毒。《顺一行》能帮助排出体内大量的毒素:让许多的女性恢复美好的容颜。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
辨证是指医生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信息,结合季节、气候、地域环境及患者的体质、性别、职业等因素,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部位、性质和邪正之间的关系,通过概括、判断找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是故凡欲认识疾病,了解病机,必先从辨证入手,辨病与辨证不可分离,这亦是中医...
中医辨证是通过观察、询问、切脉等手段,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和体质等,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辨病因:中医认为,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包括六淫(风、寒、湿、热、燥、火)、疫毒、饮食、情志、劳逸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分析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这同时也是中医和西医最根本的区别。西医看病很简单,一个病人进来,首先询问病史,主诉是什么,有什么伴随症状,有什么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问完,简单做下体格检查。医生...
在针灸治疗中,医者通过对经络和脏腑的辨证,能够更准确地找到疾病的根源,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难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在讲述脉法之后,紧接着论述了辨证,其中经络辨证被置于首位。这充分说明了经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而奇经八脉的论述,更是对经络辨证的深入和拓展,为医者提供了...
现代所谓辨证与辨病结合,一般是指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治疗时,既要考虑中医学的“证”,也要参考西医学的“病”。常见的结合形式是: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再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初级形式。其实,就中医学本身来说,也有一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问题。认为中医只是辨证论治而不辨病...
(1)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邪侵犯人体的部位及病势浅深的两个纲领性证候,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表证病轻而浅,里证病深而重。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为常见症状,脉象多浮;里证以咳喘、心悸、腹痛、呕泻等为常见症状,多以沉脉或其他脉象为主。(2)寒热辨证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性证候...
通过外阴肿物和胃痛病例详细讲解“辨证、辨经、辨穴”三位一体的辨证治疗思路。中医临床不能被西医的病名迷惑,需要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角度来分析疾病,正确地辨证,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脏腑功能,从经络辨证,还有穴位的特性,都考虑进去了,既要辨证,也要辨经,还要辨穴性,这样取穴,既治标又治本,就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