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发热,中医看到发热时,一般还需要区分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如果是外感,还得继续区分属于外感风寒还是外感风热。如果是内伤发热,也要区分是阴虚发热还是气虚或者血虚、瘀血发热等等。由此可见,中医的“症”只是一个单一的元素,一般不足以成为诊断的根据。我们再说说“证”。所谓证,是中医对于疾病证候的概念,...
中医学的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症:即症状和体征症状:病人异常主观感觉或行为,如恶寒、发热等的总称体征:指病人异常征象,如舌红、脉数等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对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概括。如风寒感冒证 (3)病:是致病邪气作用...
中医的病 谢老师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解释:“病,即疾病,是指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中医理论中,我们通过辨别疾病的特征来找到治疗的方法。” 中医的证 小王认真地记下了这段话,接着问:“那证又是什么呢?” 谢老师微笑...
“证”即征候,是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反映疾病过程特定阶段的本质。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发病时间、不同体质情况下,反映的证候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候,则可以采有相同的治疗方法。所以“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病”、“证”、“症”的概念一直是中医理论研究的热点。现在一般认为,“病”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或演变规律;“证”是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或内部联系;“症”指症状(也包括西医的体征),是疾病的外在表现。这一套说法,是公认的最佳,适合各方的认...
辩证论治概念:病、症、证的区别 病:当邪气进入人体,人体内正气与邪气相搏,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衡时人体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表现的全过程。 症:疾病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即症状和体征,简称为症。 证:即证候,指疾病发生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1.喘证与哮证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哮指声响而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一般说来,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2.喘证与气短 喘病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喘病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至不能平卧为特征;气短亦即少气,呼吸...
症,指症状、体征,是中医诊断学中最基本的单元要素。 是医生通过四诊所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病情资料,也是中医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依据。 任何疾病都是由若干症状、体征构成,如头疼、腹痛、鼻塞、恶心、呕吐等。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性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