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方指的是中医开具的药方,主要整理了一些用于治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如雀斑、汗斑、痔疮肿痛等的中医药方;以及常备药物原料和制法,如止痒、如神散、芙蓉膏、祛风地黄丸等。病症配方 雀斑、汗斑 硫黄、蜜陀僧各等分,研细末,烧酒调料。汗斑 (1) 生黄瓜,蘸鹏砂末搽之。(2) 刺蒺藜一味,研极细末...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方中的四君子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此方通过增强脾胃功能,使气血得以生化,因此被誉为益气健脾、补血养心的主药。而当归补血汤则以黄芪、当归为主药,旨在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同时,龙眼肉、...
落枕第一方:葛根汤 中医治落枕疗效显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曾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就是外感风寒,“项背强几几”就是落枕的症状,指出了葛根汤可治疗风寒所导致的落枕。轻者1剂即愈,重者3剂便可缓解。 【组方】葛根30g、麻黄6g、桂枝6g、炙...
如果中医有兵器谱排名的话,那么以下十大名方必然位列前茅。中国传统医学经过历代医家上千年的日积月累,保留下来不少安全、方便、效用显著的名方,因千百万人亲身实践证明其效果而流传至今,不说包治百病,至少对症有效,值得每个人收藏。 01 小青龙汤 :主...
六十六组中医实用药方汇总 1、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半夏、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主治:痞证;脾胃肝胆病;失眠。 ——症见:心下痞、或痛;烦躁不安;恶心或呕吐、下利、腹鸣,苔黄腻,口干不欲饮,大便或溏或干结,患者自觉症状明显,腹部体征不明显,主诉较多,他绝症较少。本方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加减。
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来源 小青龙汤来源于...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 1.艾灸疗法 常用选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肾俞等。 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或肾俞:清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频次:每日1次。选用艾灸疗法时,一般隔2天施灸1次,每穴灸10~15分钟,持续2周;...
📖 探索中医的智慧,这里为你精选了259个经典药方,每一方都是中医的瑰宝。🌱 19、白癜风治疗方: 材料:芝麻油30毫升,白酒30毫升 用法:混合后,每次服20毫升,一日三次。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和鱼、肉、鸡。 (出自《千金药方》)🍬 20、糖尿病基础方:
老中医常用的十个药方搭配!抓紧点赞收藏!一、人参/党参+黄芪:补中益气 此组合可有效提升补气疗效。在日常饮食中,气虚的人可以尝试在炖食或煲汤时加入人参或党参,黄芪(需用纱布包煎)。二、当归+熟地:改善血虚 此组合有助于改善血虚症状。在经典的补血方“四物汤”中,当归和熟地是主要的药物。三、生姜+红茶...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 1.艾灸疗法 常用选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肾俞等。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或肾俞:清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 频次:每日1次。选用艾灸疗法时,一般隔2天施灸1次,每穴灸10~15分钟,持续2周;症状明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