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些患者属于虚病,如果按照实证治疗的话,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为了提高药物的效果,并且辅助提高养生疗效的话,应该注意吃点对身体有益的药膳。 老中医推荐:77种中药药性一览表,让你养生不迷茫(建议收藏) 结语:采用中医养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平时可以用一些中药来煲一些药膳,调理自己的身体,也可以服用一些养...
1. 人参:补气益力,提神醒脑。2. 黄芪: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3. 枸杞子:滋肝补肾,明目养颜。4. 当归:调经活血,缓解痛经。5. 白芍:活血止痛,舒缓痉挛。6. 川芎:活血通络,舒缓头痛。7. 知母:清热解毒,降火止渴。8. 银杏叶:改善记忆,延缓衰老。9. 白果:润肺止咳,化痰止痛。10. 桑叶:清热解毒...
药性,指药的性质、气味和功能,例如中药药性,是指中药所具有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能,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一般来讲,中药四性(四气)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有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是说明中药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四气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
来源:医学药典、药圈网 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00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00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00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研究中药药性产生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中药药性理论,...
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治疗出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五味子可敛汗,五倍子可止泻等。苦味药,有通泄、清热、燥湿的作用,如大黄苦寒用于治疗热结便秘、莲子心用于清心火、苍术和黄连均可燥湿等。咸味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如海藻、昆布用于治疗瘰疬(甲状腺肿)。本文摘自:游云《叩开中医药学之门》...
在中医的治法中,补泻是两大治疗法则。药物补泻作用在临床的应用,首先辨清病情的虚实,一般虚证用补性的药物,实证用泻性的药物。如气虚、血虚的虚证,当用补气、补血的补益药来治疗;而气滞、血瘀的实证,则当用理气、活血祛瘀等泻性的药物来治疗。同一寒证,有阴盛的实证和阳衰的虚证之别,阴盛的实证,当用祛散寒邪...
如果以其什么素、苷、碱、酮等成分用药,是不能尽其中药之性,也难以取得它应有的疗效,不要以为中医理论之玄而走捷径。化学成分只能作为用药的参考,不能作为用药的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各有其能,各归其经,各入其脏腑,有是病者用是药。要知道药物是特殊商品,药源有多寡,产地有不同,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