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治疗:针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而且还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一般通过刺激相对应穴位的方式,缓解腰痛的症状。 2、按摩治疗:按摩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的方式可以疏通局部的经络,有助于缓解过度疲劳所引起的腰痛。 3、拔罐治疗:如果是冷风刺激引起的腰痛,通过拔罐的方式,可以达到散寒通络的功效...
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上述各型单发的少,兼见的多,腰痛日久,虚实夹杂,用药尚需互参。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腰痛在中医理论中可以有多种分型,主要包括气血瘀滞型、湿热痰滞型、风寒湿痹型和肝肾亏虚型。以下是各型的具体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1. 气血瘀滞型:患者腰部疼痛,疼痛位置固定且拒按,可能伴随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和涩等症状。治疗时可以选择身痛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瘀、通痹止痛。 2. 湿热痰滞型:患者腰...
病情分析: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和拔罐等传统疗法,这些方法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来缓解疼痛,改善病患的症状。 1.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炎症。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显著减轻腰痛,尤其是对于慢性腰痛患者,每周进行2-3次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2.推拿:推拿是一种手...
中医腰疼的五个证型分别是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阴虚腰痛、肾阳虚腰痛。 1.寒湿腰痛:寒湿腰痛通常都是一些在比较湿冷的天气腰痛会发作,往往会伴有舌苔淡白而且苔是腻的,建议服用小活络丸或舒筋健腰丸进行治疗。 2.湿热腰痛。腰部酸重疼痛,局部有灼热感,阴雨天容易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往往会伴有小便短赤...
腰痛病中医辨证分为四种,分别是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寒湿腰痛证。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式也都不一样,具体情况如下: 1、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引起的腰痛表现可能为舌苔暗红,痛点固定的表现,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比如山楂、韭菜、生姜等。 2、肾阳虚证:肾阳虚表现为腰部酸痛,可以...
(1)寒湿腰痛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阴雨天则加重,苔白腻,脉沉细而迟。 【治法】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干姜5g,茯苓15g,炒白术12g,狗脊、骨碎补、汉防己各10g,炙甘草6g。 (2)湿热腰痛
唯有细察病情,详审病因,运用中医之智慧,辨证施治,如同巧匠雕琢,方能精准施力,恢复腰府之康健,使患者重获轻松与自在,此乃治疗腰痛之正道也。(一)驱风化湿,活络缓痛 风邪乘虚而入,犹如暗夜潜行的刺客,悄然侵袭太阳经脉,致使经气受阻,气血不畅,遂成腰痛之症。此痛非但局限于腰际,更似游龙般抽掣,...
谨防腰痛的发生,全面了解该病的中医治疗措施,比如中药熨敷法,药物方面取独活、香附、当归、防风、肚中、牛膝、威灵仙、元胡、桑寄生等,需要将上述的药物进行炒热处理,使用布包裹数层,再将药包贴在病损部位,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药冷之后可以重新加热,每天应当用药1-2次,每剂药物可以使用3-5天,对于治疗腰痛特别的...
腰痛为中医病症名,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以外邪侵袭、跌仆挫闪为标。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凡以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