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强调医者必须具备“大慈恻隐之心”,即对待患者要充满同情和关爱。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明确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种仁爱的精神是中医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医医师在医疗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伦理准则。三、治未病,预防为主 中医文化倡导...
- 心主神明,心的功能失常可直接导致精神异常。如心火亢盛,扰乱心神,可见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均可影响精神状态,出现情绪不稳、易怒、头痛等症状。-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不能养心安神,可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同...
四神方作为“治病先治神”理论应用的主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临床凡出现以精神、情志、记忆、思维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包括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小儿弱智、脑炎后遗症、失眠、中风、眩晕、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均以“四神方”作为主方;其他与精神、情...
因此,在《黄帝内经》记述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前后互参的,可以看出古人养生防病、保持健康的智慧。 同时,中医也十分重视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因,...
中医精神主要包括大医精诚、厚德博爱、医乃仁术、悬壶济世等价值观念。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医在医疗实践中的核心价值观、伦理观和人文关怀,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大医精诚强调的是医术的精湛和医者的诚心。在中医看来,一个优秀的医者必须具备高超的医术,能够准确诊断病情,合理施治。同时,医者...
中医认为,精神疾病往往与阴阳失衡和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情志失调有关。情志失调,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应人的各个脏腑,所以中医在治疗注重整体分析。并且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彦恒的“脑主神明”理论更是打破了西医看不起中医、认为中医“有心无脑”的局面。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后人。...
在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这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打破精神病不能根治,全世界攻克精神病第一人,潍坊市圣旭精神疾病研究院院长昝圣旭教授。医生档案:昝圣旭,"昝氏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2005年任山东省协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精神病研究所所长;2015年创办北京圣旭堂心脑病中医药研究院;2015年创办潍坊昌乐圣旭精神疾病研究...
中医上认为“精气神”是三个东西,分为“精、气、神”这个“精”有先、后天之分,先天就是娘胎里自带的,而后天的就是从脾胃中摄取的,而脾胃中的“精”来源于食物。“精”不足的话,会让人疲惫,还会腰酸、腿脚无力、皮肤无光泽、眼睛无神等症状,中医上有“肾藏精”的说法,所以想要补精的话,一般是要...
最后一种是瘀血阻窍型精神分裂,症见狂病日久,睡眠浅容易受到惊吓,疑虑从生,幻听幻觉,言语支离,面色晦暗,舌青紫或有瘀斑,苔卜滑,脉小弦或细涩。这类精神分裂症想要治好虚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处方:通窍活血汤。药用: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麝香,大枣,生姜,老葱,郁金,石菖蒲。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一个...
比如精神分裂症,在中医上讲叫癫症,“重阳者狂,重阴者癫”所以说就是狂症更多像是阳性子的病变,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采用一些泻的方法,比如说有的通通他的大便,会进行活血的处理。对于阴性的表现,往往透过健脾化痰,醒神开窍的方法,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方剂叫温胆汤,出自南宋陈言的名著《三因极一病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