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灵枢·官针篇》说的:“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此法临床中较常用,如“坐骨神经痛”等病均采用这种刺法,效果满意。 12、恢刺 这是从肌腱的侧傍刺入,直对肌腱一前一后横卧多向透刺,用来松解肌腱挛...
四、彻衣:遍刺六腑别络 “彻衣”指的是遍刺六腑的别络。别络是经脉的分支,就像树木的枝叶,遍布全身。如果别络不通,就会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时候,“彻衣”的方法,就像给身体做个全面的“大扫除”,疏通全身的经络,让气血运行通畅。五、解惑:阴阳平衡治百病 “解惑”是最厉害的,...
下肢合穴能主治六腑疾病,这种刺法称为远道刺。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合治内府……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外...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提插法▲ 2. 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捻转法▲...
经刺——“九刺”之一,“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指经脉所过之处有结聚者,如郁血、硬结、压痛等常用经刺法。由于是直接刺大经,故称之为“经刺”,比如治疗腱鞘囊肿基本上是用这种刺法。又如“经络触诊法”和以触诊所得的阳性反应处为针刺点的治疗方法,均属经刺法。毛刺——“九刺”之一,...
《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出现的医学经典著作。全书八十一难,自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专论刺法,其内容主要是阐释《内经》中的一些问题,并有所发展。现就其主要内容摘要介绍如下:一、双手配合针刺法 《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其意是善于用针的人信赖左手,即押手的作用,而...
一、点刺法 点刺法是以锋钩针刺激某一点作为施治部位,为其特有的一种刺法。点刺法是钩针疗法中最常用的刺法。针刺可深可浅,视病需要辨证施治。对痛点的确定,应反复比较,力求准确。这种“点”可为经穴,也可为痛点,针刺可深可浅,视病情需要辨证施治。
常见疾病的毫针刺法 (一)中风病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临床按病位深浅以及病情轻重,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中脏腑病位较深,病情危重;中经络病位浅,病情轻,多无神志改变。本病的形成,主要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偶因忧思恼怒...
③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④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 以上各...
针具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酒精浸泡消毒,有条件的可用高压消毒法。 操作者双手的消毒:酒精擦拭就可以。但注意擦拭的方法(单向,向心)。 针刺穴位所在部位的消毒:一般酒精棉球消毒即可。 二、进针 进针时需要两手密切配合,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