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滨藜(原变种)是一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中亚以及中国大陆。形态特征 茎通常自基部分枝;枝钝四棱形,黄绿色,无色条,有粉或下部近无粉。叶有短柄,枝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卵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长2-3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锯齿较大而呈裂片状,或...
2.再生特性:中亚滨藜的分生期具有一定的再生性能,经放牧采食,腋芽可再分枝,在高温高湿,水热条件适宜,营养体生长的夏季.再生株高可达20-30cm,能形成较大的再生生物量。而8月上旬以后,再生力显著下降,由于生长期过短,再生草已无利用价值。3.抗逆性:中亚滨藜是我国沿海、北方草原盐碱土上的盐生植物,生长在pH8.5一...
中亚滨藜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名】:中亚滨藜 【拼音】:ZHONGYABINDLI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藜科植物中亚滨藜的果实。 【功效】:益肝明目。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症。 【性味归经】:甘,平。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
中亚滨藜(学名:Atriplex centralasiaticaIljin)是藜科,滨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枝钝四棱形,黄绿色,叶有短柄,枝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卵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边缘具疏锯齿,上面灰绿色,无粉或稍有粉,下面灰白色,有密粉;花集成腋生团伞花序;花丝扁平,基部连合,花药宽卵形至短矩圆形,...
中亚滨藜(原变种)一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枝钝四棱形,黄绿色,无色条,有粉或下部近无粉。叶有短柄,枝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卵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长2-3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锯齿较大而呈裂片状,或仅有1对浅裂片而其余部分全缘,先端微钝,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上...
软蒺藜 每天认识一种中药材,今天认识一下软蒺藜 软蒺藜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Atriplex sibirica L.[Obionesibirica Fisch.]和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的果 - 中医刘革命于2024083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62.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中亚滨藜和野滨藜及其防除 来自掌桥科研 作者 邢虎田 摘要 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Iljin)和野滨藜(A·fera (L) Bunge)同属藜科滨藜属植物,是巴州塔里木垦区常见的农田杂草.在盐碱较重的农田中,其发生量分别占麦田杂草总数的9%和23%. 关键词
为明目、强壮、缓和药。
中亚滨藜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价值。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中亚滨藜的生存面临着威胁。为了保护中亚滨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中亚滨藜生长环境的破坏。 2. 科学研究中亚滨藜的生态特征和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