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账号密码安全 1、注册账户时,“节约”使用个人信息,如必须填写个人信息,尽可能少提供个人信息。 2、按一定的标准或模式分级分类设置密码并保证重要账户的独立性。密码设置可依照密码模型。 3、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码不要与银行卡的密码相同。 4、在手机上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时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要在非官方的APP...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是2020年10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规定了开展收集、存储、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删除等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安全要求。该标准适用...
①不注册来源不明的网站;②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③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④有个人信息的纸张处理时要抹掉隐私信息;⑤不在社交软件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⑥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⑦不随意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链接;⑧不同软件不用同一组账号密码。来源:中国警方在线 ...
可不放的一定不放,该脱敏必须脱敏”的原则。例如:居民身份证号只显示前6位和后2位数字,中间10位数字作隐藏处理;出生日期只显示年月;手机号中间4位作隐藏处理;不显示个人精确住址信息等。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原标题:《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些知识速来了解!》
综上所述,个人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处理的重要保障,它关乎每个人的隐私权益、人格尊严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处理。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
做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01 谨慎分享与点击 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可疑文件。 02 使用强密码 创建复杂、唯一的密码,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相同密码。 03 启用多因素认证 增加社交账户的安全层次,防止未授权访问。 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建设: ...
5. 隐私安全: 在社交媒体上调整隐私设置,限制个人信息的公开范围。不随意发布身份证、家庭住址、车票等涉及个人信息的资料,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 6. 渠道安全: 警惕网络钓鱼,不点击短信、微信和邮件中的不明链接或下载可疑附件,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使...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通过,并将于2021年11日1日正式施行...
第四十三条 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明确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 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