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乾隆自己以迷之自信手书多遍“至公堂”,仍然和严嵩的“至公堂”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无奈只能作罢。 后来清朝末年名儒左宗棠也题过“至公堂”匾额,但都不能赶上严嵩的原作。 其实严嵩流传至今的书法远远不止“至公堂”。 著名的严嵩“六必居”榜书 上面...
严嵩抄写的这篇《满江红》原文,原本为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所作。在这篇词当中,文征明揭露出了宋高宗属意秦桧谋害岳飞的历史真相,并对岳飞的遭遇表达出了强烈的同情和慨叹。由严嵩来写这篇词,并且长立于岳飞墓前,讽刺意味直接拉满。关于严嵩的书法风格,在他所写的榜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现在我们...
严嵩书法虽然出色,想必当时也写有不少的书法作品,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不那么被待见的人,所以关于他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没能留存下来,所幸还是有些遗留,让我们今时今日能看到。严嵩在历史上并不以书法家自居,但是书法上很是出色,堪称大家。如今严嵩书法留存下来的主要有榜书、碑文,印文、卷轴,...
明朝大奸臣严嵩的题字还有:在孔府高大庄严的门额上的正书大字“圣府”,其笔力刚劲、凝重,威严中透露出儒雅,得到历代书家的赞颂。孔林的洙水桥牌坊匾额是由严嵩所题,北京的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等地都有他的书法作品。据说,清朝顺天府有个贡院,悬挂的是严嵩题写的匾额“至公堂”。乾隆觉得不妥,一直想...
可以说严嵩的奸佞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严嵩虽然坏,却文采斐然,尤其是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绝对值得记上一笔。他的字体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书法艺术价,他的作品都可谓是一绝,看来“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的说法也不见得全对啊!正德三年(...
昨天两个帖子介绍了大恶人蔡京、秦桧的书法艺术堪称绝伦。今天我们来看看严嵩的书法,那也叫一个好啊。下面的一个小故事就可以说明他书法的绝妙:据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
实际上,书法界大都认为"六必居"三字是严嵩手书无疑,只是因人废字而已。严嵩不但是个书法家,还是个诗人,其诗作有一千三百余首。而严嵩善于起草青词,讨得嘉靖欢心,遂取得内阁首辅之位,时人讥为"青词宰相"。严嵩的诗作,到了清朝编《四库全书》时,任总编辑的纪昀,也不忍一笔勾销,还引用了王世贞的一...
在留传至今不多的严嵩书法作品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是榜书,即“署书”、“擘窠书”,这类作品主要标题宫阙门额上,过去在北京较多,如原在西城区东大高殿外牌坊上的榜书“孔绥皇祚”、“太极先林”、“弘佑天民”、“先天民境”,西城区原景山大门上的“北上门...
在北京以外的例如天津、山东等地方,也有过严嵩的手书,他的书法在嘉靖朝还得到不少著名书法家的推崇。而且严嵩的书法水平高,正正印证了他的学问也很高。严嵩是进士出身,10岁就考得秀才,19岁成为举人,25岁年纪轻轻已经考中进士,还是二甲。严嵩一生写过1300多首诗作,还有20000多字的著作。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因此严嵩一生的艺术成就被他的奸臣形象所掩盖,但是他的艺术成就却不应该被磨灭。孔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因人而废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的过错历史不能掩盖,但是他的艺术成就应该被挖掘,应该将功与过分开来看,这样中国的历史上才不会失去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和值得鉴赏和留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