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载说:“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亦厌其烦,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五十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这年七月,在武则天支持下,严善思对告密案件进行复查,将那些专以诬陷为事、凭空捏造陷害报复、投机钻营的告密人治罪,大大打击了罗织之党的气焰。693年,他巡查司刑寺,又开释案情不实者百余人。他...
而严善思对于皇帝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就因为他十三不靠。清流他看不上,武周时期还得罪权臣,他就是一个敢说话敢负责的人。用严善思“抛砖引玉”,引出了各方的态度。又因为他不属于任何阵营,不至于引发派系斗争。同时皇帝否决了严的提议,得以站在“孝”这个道德制高点上,避免了武氏阵营的攻击。四、最后 ...
《白话《新唐书》·严善思传 严善思名讠巽,同州朝邑人,以表字闻名于世。父严延,与河东裴玄证、陇西李真、蔡静等人都通儒术,通晓图谶。善思继承了严延的学术。褚遂良、上官仪等惊异其才能。高宗封泰山,善思参加销声幽薮科考试得中,派任襄阳尉。因上人去世,住在墓边,就此隐居十年。武后时升为监察御史,兼右拾遗内...
严善思名譔,同州朝邑人。父延,与河东裴玄证、陇西李贞、蔡静皆通儒术,该晓图谶。善思传延业,褚遂良、上官仪等奇其能。高宗封泰山,举销声幽薮科及第,调襄阳尉。居亲丧,庐墓,因隐居十年。武后时擢监察御史,兼右拾遗内供奉,数言天下事。 方酷吏构大狱,以善思为详审使,平活八百余人,原千余姓。长寿中,按囚司...
严善思遭诬陷案,发生在长寿元年。案件记载 武则天自垂拱年以后,谋革唐命,恐有反对者,便开告密之端,任用酷吏,大事诛杀。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刺史、郎将以下,更不可胜数。以至朝廷每任用一个官员,官奴婢便私下议论说:“鬼朴又来矣。”不用多久,其官便可能遭收捕、族诛。监察御史...
历史人物> 严善思 【生卒】:645-729 同州朝邑(今陕西大荔东)人。善天文历数及卜相之术。应消声幽薮科举擢第。睿宗即位,拜右散骑常侍。后坐谯王(李重福)事放逐静州。遇赦归,卒。(,参见《新唐书》) 【生卒】:644—728 【介绍】: 唐同州朝邑人,名譔,以字行。严延子。通儒术,晓图谶,褚遂良等奇其能。高...
严善思的事迹体现了古人对合葬与生死观念的深思。他认为,合葬出于人的情感,但如果死者无知,此举并无实际意义。他强调了葬地选择的重要性,认为适宜的葬地能让神灵安息,带来后世的昌盛。先贤留下葬经,旨在确保生者安稳,死者安宁。然而,他的建议并未被接纳。景龙年间,严善思晋升为礼部侍郎,外任汝州...
严善思以卓越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尤其在武则天时期担任监察御史一职。他后来晋升为太史令,景龙年间又进一步升任礼部侍郎。严善思在天文卜相方面颇有造诣,当睿宗还在藩邸时,他就预见睿宗将登上皇位。事实果然如他所言,登基后,严善思被授予右散骑常侍的荣誉官职。然而,唐隆元年,郑愔策划了一...
严善思绞刑奏议 唐· 韩思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一议狱缓死。 列圣明规。 刑疑从轻。 有国常典。 严善思往在先朝。 属韦氏擅内。 恃宠宫掖。 谋危宗社。 善思此时。 遂能先觉。 因诣相府。 有所发明。 进论圣躬。 必登宸极。 虽交游重福。 盖谋陷韦氏。 及其谒见。 犹不奏闻。 将此行藏。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