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书院自成立至1902年止的12年中,造就了大批人才,据光绪34年(1908)至宣统2年(1910)间湖广总督咨报学部对曾在两湖书院肄业过的64人作跟踪调查的结果:64人中后留学的有30人(其中留日24人、留美2人、留欧4人);留学期间学习的检能又本专业分别是,学教育的7人,学军事、警察的7人,学工业的2人,学法商的9...
两湖书院 [ liǎng hú shū yuà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iǎng hú shū yuàn ] 清·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在湖北·武昌设立的学校。学生为湖南、湖北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两湖书院含义解释 两湖书院[liǎng hú shū yuàn] 清·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在湖北·武昌设立的学校。学生为湖南、湖北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 两湖书院引证解释 ⒈清 张之洞 任 湖广 总督时在 湖北 武昌 设立的学校。学生为 湖南、湖北 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
【成语】:两湖书院 【拼音】:liǎng hú shū yuàn 【简拼】:lhsy 【解释】:清 张之洞 任 湖广 总督时在 湖北 武昌 设立的学校。学生为 湖南 、 湖北 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碑传集补·张之洞》:“比督 楚 ,復创 两湖 书院。” ...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两个湖泊之间的书院,也用来形容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两湖书院是指中国明清时期湖南湖北两省之间的书院。这些书院聚集了许多文人学士,他们在这里研读经史文籍,进行学术交流和辩论。两湖书院成为了当时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中心。 使用场景...
“两湖书院”,位于文昌门内都司湖、菱湖一带,东临今解放路,西连花堤街,南临今张之洞路西段,北至彭刘杨路西段,院内有都司、菱湖二湖,占地甚广。与江汉书院和经心书院的旧式书院不同,两湖书院一开始就是张之洞仿西式学堂开办的大学。关于两湖书院一名,后代许多人看到书院内有菱湖和都司二湖,就以为书院...
“前后两湖,风廊月榭,荷红藻绿,雅擅一城之胜。”这是形容两湖书院的一句话,雅擅一城之胜,这里曾是城内最雅致的地方。 两湖书院带着文人画的气质走来,没等到画布泛黄,如今却消失了。那时候的学校还叫书院,图书馆还叫公书林,课本叫日课,学校在都司湖、菱湖之间,学生在湖南、湖北招收,江湖之城,群贤毕至,两湖...
890年(光绪十六年)四月,张之洞于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创建两湖书院。经费主要出自湘、鄂两省茶商捐赀,故名"两湖书院",专取两湖士子入学肄业,每省员额两百名,另为报答茶商资助,专录商籍学生四十人。1903年,两湖书院改为文高等学堂,亦称两湖大学堂。不久又称为两湖总师范学堂。 "书院" 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
两湖书院,1890年(光绪十六年)四月,张之洞于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创建两湖书院,经费主要出自湘、鄂两省茶商捐赀,故名“两湖书院”,专取两湖士子入学肄业,每省员额两百名,另为报答茶商资助,专录商籍学生四十人,1903年,两湖书院改为文高等学堂,亦称两湖大学堂,不久又称为两湖总师范学堂。“书院”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