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市将全面提升“两区”建设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速落实示范区2.0方案。“落实示范区2.0方案对于推进北京‘两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朴学东透露,在持续推进重点园区提升专项行动之外,北京市商务局今年还会实施制度型开放对标行动、自贸试...
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亲自宣布支持北京的重大开放政策,是北京“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子”,掀开了首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三年来,北京始终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时刻紧抓“两区”政...
另从早前北京“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北京全市新增“两区”入库项目7035个,同比增长208.1%;新增落地项目4430个,落地率为63.0%,超过全年目标任务23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60%。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产生新需求。通过“两区...
2020年9月份,国务院先后批复、印发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两区”)相关方案。两年来,北京主动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推出近70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14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形成了1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实现了“两区”建设的良好开局。创新政策...
三年磨一剑,北京“两区”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增强了“显示度”,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制度创新、园区发展、项目落地,构建起了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开放 建设具备承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的国际研究型医院,完成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任务,落地全国首个无人化智能化细胞与...
记者2月6日从未来科学城管委会获悉,未来科学城“两区”服务线上平台正式发布,具备展览展示、信息传递、政策送达、服务触达、诉求反馈五大服务功能。点击进入未来科学城“两区”服务线上平台,一幅未来科学城东区鸟瞰图映入眼帘,鸟瞰图下,分列园区动态、两区政策、两区活动、企业联盟、政务服务、互动服务等板块。“...
5月22日,北京市召开“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1—4月,“两区”招商引资累计新增储备项目3098个,累计落地项目1936个,涉及资金8409亿元。据悉,202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即“两区”)。去年底,国务院批复支持...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两区”建设启动一年多以来,北京主动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推出上百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11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形成了10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实现了“两区”建设的良好开局。“两区”指的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北京市...
两区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 两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简称。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五类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届时,全国过半耕地进“两区”。 1.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
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北京市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将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特征,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以首善标准搭建立体化开放体系,探索形成“北京样板”。大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