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点雨山前全诗“两三点雨山前”全诗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诗内容如下,并将详细展开解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全诗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惊飞了栖息的乌鹊,夜半的微风送来蝉鸣声声。稻花的香气中传来丰收的讯息,耳边尽是此起彼伏的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1)“七八个”说明了星星的稀疏,“两三点”说明了雨点的细微...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243喜欢 写景小学古诗初中古诗宋词三百婉约夏天明月豪放山水西江月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
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解释】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
两三点雨山前全诗译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①“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此句“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更具恬静安然的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译文] 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着两三点小雨。 [出典] 南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