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为守护好东江源头的一泓清水,安远县在“东江源”区域持续实施“三禁、三停、三转”生态保护制度,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东江源头水常清、山常绿。图为3月1日,安远县三百山,参加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东江源头公益行活动的内地和香港各界人士在东江水源区开展增殖放流。(无人机照片)中新社...
2025年,东江水供港迎来60周年。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典礼4月1日在香港举行。自1965年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通水以来,滔滔东江水奔流入港,至今已跨越甲子轮回,累计向香港输送淡水超300亿立方米,如一条永不褪色的“蓝色纽带”,串联起粤港两地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
“今年是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这60年里,东江水跨越山川,源源不断润泽香江,极大改善了香港同胞的生活条件,有力支撑香港经济腾飞,成就了香港今日的繁荣盛景。”全国政协委员、德辉国际(集团)总裁佘德聪表示。2025年2月20日至21日,来自香港7所中学的近百名学生组成的东江水供港探索之旅首发团,奔赴深圳...
3月31日,东江水供港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在香港拉开序幕,香港特区政府以“一脉相连、饮水思源”为主题,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借此加深香港市民认识东江水对香港繁荣稳定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贡献,深切体会国家长期以来对香港的关心关爱和坚实的支持。1965年3月,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
通过修建水道,抬高东江水位的方式,使得东江水可以直接流入香港。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香港饮水难的问题。时至今日,香港再也没有出现过缺水的问题,甚至一些香港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段历史。为了让香港居民可以解决用水问题,这次工程只用了11个月时间便顺利完工。东深供水工程完工仪式 在1965年的3月1日,...
东江水源源不绝流淌香港逾半个世纪,高先生曾经四度参与供水扩建工程,服务香港水务事业四十载,故有“东江水先生”之誉。 香港缺饮用水,是上一辈港人的集体记忆。经历1929年大水荒之后,英国殖民地政府不断规划及兴建大型水塘。六十年代初香港遭遇旱灾,政府实施用水管制,最严重时“四天才供水一次,每次只有四小时”。
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线建成开通,清澈的东江水奔流入港,如同一条纽带,将中华儿女紧紧地连在一起。一江清水再次证明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靠山,背靠祖国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最大优势。尽快让香港同胞喝上充足的水 东深供水工程启动建设之时,广东也在遭受旷日持久的大旱,对香港缺水之苦,建设者们感同身受,“...
悠悠东江,源远流长,主干流经广东省内流经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等地,是千万粤港居民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水”,也被称为全国“最美家乡河”。同饮一江水,共谱一江清。为守护东江碧水,让最美家乡河容颜永驻,6月26日,惠州中院会同广州、深圳、东莞、韶关、河源等中院签订《东江流域环资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中新网香港4月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民青局)5日在特区政府总部大楼举办“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主题活动启动礼,为青年人举办一系列相关主题活动。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致辞表示,60年前,东江水穿山越岭来到香江,解决了困扰香港多年的水荒。当前东江水供港水量占香港淡水供应超过七成,...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郑翔)4月10日,经过3天设备调试,市城区海泉路、园泉路、仙泉路及梨树山路以南区域的2万人用上了安全、稳定的东江水。至此,市城区供水实现了东江水全覆盖。郴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邓钢介绍,此前,市城区海泉路、园泉路、仙泉路及梨树山路以南区域的供水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