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原始青瓷陶井是东汉时期的文物。高21.4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0.6厘米。直口,平折沿,斜直肩,筒腹,平底。圈部有对称圆孔四个,并堆塑一条扁圆形中心绳纹,另有由上下两条绳纹交错呈波浪式的连续纹带,在两条绳纹的交接处贴饰乳钉。腹部饰凹弦纹六道。吊水罐为直口,溜肩,鼓腹,平底。肩部有黄...
时代:东汉 出土地点:洛炼汉墓 英文名称:Palnted pottery dressing vase12-13. 🐔 彩绘陶鸡 时代:东汉 出土地点:洛阳汉墓 英文名称:Painted pottery chicken14. 🐯 彩绘虎纹陶方奁 时代:东汉 英文名称:Painted pottery dresaing case square with tiger-ahaped pattern0...
彩绘陶院落,陶器,东汉文物,通高84厘米,长130厘米,宽114厘米。1981年河南淮阳于庄汉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彩绘陶院落整体分为两部分,主体为三进四合院建筑,由前院、中庭、后院等组成。另一部分为田园,田园中部有一水井,灌溉沟和土埂清晰可见。彩绘陶院落底部平面图 前院正面居中开双扇门。门外两侧为彩绘...
釉陶壶 3件。均为夹细砂浅红色陶胎,侈口,束颈、溜肩,鼓腹,高圈足,上腹和下腹分别饰凹弦纹两周,圈足饰凹弦纹一周,腹部饰对称的模印兽面衔环铺首。形制基本相同,大小相似,仅釉色略有差异,其中M1:14、M1:17釉色呈黄绿色,M1:21为深绿色釉,颈、肩部布满土锈。M1:17,口径13、腹径23、底径16、高31厘米。
东汉绿釉陶六博俑是东汉陶质文物,漯河市德泽陶瓷博物馆馆藏。【简介】:【类别】:陶器 【年代】:东汉(公元25──220年)通高24厘米,长28厘米,宽19厘米。红陶胎,底座与俑分模制作。座之两侧跽坐两俑对博,中间置一长方形盘局,其一边置六根长箸,另一边置方形博局,博局两边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两...
陶执锄持箕俑和陶汲水俑。对生活很满意的小姑娘,头上戴着花,笑容甜蜜。汲水,拿着绳子和陶罐。陶庖厨俑。仓库有粮,心里高兴。鸡鸭鱼肉,五谷丰登。东汉 陶执锄持箕俑。这笑容不是装出来的皮笑肉不笑。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提着簸箕。陶舞俑。发自内心的笑,人家是真快乐。陶匍匐俑。这是干啥呢?陶持瓢俑。...
它们带着一些幽默的表情,让观众在欣赏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轻松和愉悦。现代有明星,古代也有艺人。在四川博物院,藏着这样一个显眼包——东汉陶说唱俑,它滑稽却生动有趣,是汉代的“说唱人”。跨越千年,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的乐曲。(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慧群 报道 策划 马玉峰)
在当时的世界都属于“黑科技”范畴了。广州东汉陶船的出土,雄辩地证明了完整的船舵是古代中国的发明这一重要事实。而后来的唐宋时期,中国又相继发明了升降舵和平衡舵,来华的阿拉伯商人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他们的船舶上,并将之传播到了欧洲。开启近代历史的西方大航海运动,正是建立在这些伟大发明的基础之上的。
汉代制陶业的一项新发明,是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的釉陶。烧成温度约为摄氏 800度左右,内胎呈砖红色。釉药中含有多量的氧化铅,故称“铅釉”;由于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所以也称“北方釉陶”。开始出现于西汉中期,先在陕西中部和河南流行,西汉后期,迅速普及到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东汉时,长江流域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