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陵 位于:河南孟津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合葬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2022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咸秋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赵俊杰考古研究认为汉光武帝陵位于朱仓M722。汉光武帝陵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
真正的原陵,应是孟津区送庄镇三十里铺村的大汉冢。《古今注》《帝王世纪》记载:光武帝原陵“在临平亭之南,西望平阴,东南去洛阳十五里,山方三百二十三步”。大汉冢封土直径156米,北距东汉洛阳城6.2公里,为一座特大型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砖石墓,是邙山最大的东汉墓葬。这份殊荣,非刘秀莫属!但学者...
东汉皇帝注重节俭,不事厚葬,所以东汉皇陵的规模,也都无法和西汉皇陵相比。再加上时代久远,这些皇陵的地面建筑尽失,只剩封土,所以大多数的东汉皇陵连墓主人都无法确证,旅游开发更是无从谈起。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在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谢村。目前,原陵为AAA级景区,门票30元。原陵是唯一一个有开发、保护较...
东汉时期,洛阳作为都城,除了少帝刘辩的葬处不明,献帝刘协葬在焦作,其余11位帝陵都集中在洛阳附近。帝陵分为南北两个陵区,北兆域位于邙山附近,南兆域则在洛河以南。虽然现在有不少高大封土,但墓主人的身份并不容易对号入座。🌳 圆形封土的秘密 从刘秀的原陵开始,东汉帝陵的封土呈平面圆形,外观像馒头一样低矮。现...
洛南东汉帝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境内,是东汉时期的古遗址。洛南东汉帝陵在汉魏洛阳城的东南处,今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考古人员推测这里有6座帝陵,分别是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属洛南东汉帝陵,位于洛阳市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园封土已...
东汉十二帝陵,看似简单的历史纪录,实则暗藏玄机。作为一个资深历史爱好者,我不禁想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咱们先来聊聊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说起来,这位爷可是个传奇人物啊!从一个乡野小子一路打拼到皇帝宝座,那叫一个励志。但是啊,他的陵墓位置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你听说过铁谢村那个"刘秀坟"吗...
东汉帝陵的冢台是圆形的,直径130~150米,即周长“方山三百步”到“三百二十步”。地宫是砖石结构的单墓道的明券甲字形墓,盛行同穴合葬。邙山的东汉帝陵遗址多数没有经过发掘,只有朱仓陵园遗址经过发掘。我们根据勘探资料提供的环绕陵墓的暗渠遗迹复原了行马的范围。洛南...
真正的原陵,应该是孟津区送庄镇三十里铺村的大汉冢。《古今注》和《帝王世纪》里讲:光武帝原陵在临平亭南边,朝西能看到平阴,从东南往洛阳走有十五里,山有三百二十三步见方。大汉冢封土直径是 156 米,离东汉洛阳城北边 6.2 公里,是个特大型带长斜坡墓道的“甲”字形明券砖石墓,是邙山这儿最大的东汉墓...
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附近。南依山势平缓的邙山,北顾山峦起伏的太行,波涛滚滚的黄河沿陵北侧咆哮东去。这里风景秀丽,是引人注目的形胜之地。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封土为陵,当地百姓称之为"刘秀坟"。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