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南京博物院的东汉银缕玉衣,1969年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长170厘米。玉衣从头到脚由头罩、上衣、裤子、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头罩,包括全部头顶和后颈,长27厘米,由230片玉片组成。顶部为一璧形玉片。脸盖包括额部至下腭以及左右两耳,长23厘米,由105片玉片组成,眼、鼻、嘴部的玉片都是特制的,以便...
东汉中期玉延年璧高17.3cm2518万港币成交 #鉴赏 #佳士得陈良玲 #佳士得拍卖会 #古玉 - 拍卖dou知道于202412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5.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 东汉时期(25年—220年) 🏺 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 🏺 藏于定州博物馆🏹 韘,根据《说文》的解释,是射箭时用来钩弦的工具,通常用象骨或皮革制成,系在右手无名指上。韘形佩在西汉时期常见,东汉时期逐渐减少,到了两晋时期几乎不见踪迹。🎨 这件青玉透雕蟠螭纹韘形佩,出土于中山王墓中,是墓主人生...
此器为目前出土最大的一件汉代玉辟邪,现藏于陕西省宝鸡青铜博物院。1982年陕西华阴县东汉司徒刘崎墓出土的三螭纹韘形玉佩,和田玉,玉质温润光洁,沁色自然。高10.2厘米,宽6.3厘米,厚0.4厘米,孔径1.8厘米~3.7厘米,外围轮廓近似椭圆,扁平体,薄如片纸,中孔明显变为长形椭圆。以浅浮雕手法雕刻出三只口...
玉辟邪青白玉琢成,昂首挺立,双翼贴于身侧做蓄势状,颔下长须垂胸,长尾曳地,其线条洗炼、比例匀称,更显气宇非凡,是汉代带翼神兽的代表作。四足猛兽同时还长有翅膀的形象,最初可能来自于西亚地区,”如虎添翼“代表了不可限量的神性与能力。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东汉玉器中加入了一些辟邪压胜的器物,这和当时道家思想的盛行和对玉的神话意识的加强是有直接关系的。在技法上面,善用游丝勾线雕琢,在汉代这种游丝刻的技法就已经流行,使用比较广泛。在题材方面,艺术和当时生活的意识相作用的,我们从这些精美的玉器雕件中不难看出,崇尚道家的东汉,更加注重的是一种羽化登仙的境界,...
一是东汉初期经济受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影响,各行各业遭受重创,东汉经济元气大伤,很长时间未能恢复。经济萧条势必会影响玉器的生产和销量。玉器是精神消费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有经济发展到相当富裕的程度,玉器才会得到发展。 二是鉴于西汉奢侈用玉,争相攀比,用玉毫无节制,导致国家财富大量浪费,加深社会矛盾,爆发农民起...
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东汉玉辟邪 青玉,有较明显的黑色纹带,圆雕,采用一块较大的玉料雕琢而成,辟邪昂首挺胸,隆鼻鼓目,双耳后耸,作张口怒吼状,颌下有长髯,与胸肌相连,额后有一长方体榫座,背上还琢出圆筒状孔,并与脑后一股长发相连,辟邪肩生双翼,翼羽层层叠压,后腿上也雕有羽毛。
东汉玉饰片 东汉玉饰片是东汉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文物特征 器形薄扁小巧,略似南瓜子形,一头宽一头收尖。中部略厚于周缘,背面平齐。与01652号同墓所出,形制、玉色泽及腐蚀程度都一样,背背相对时可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