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
卫星型内燃机车是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的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于1965年进行了整图和定型设计,于1966年定名为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并投入批量生产,至1973年停产为止共生产106台。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曾经配属北京机务段、广州机务段和灵丘机务段,1977年以后除了...
即使成功克服了轨道与速度之间的差异,顺利捕捉到东方红一号后,如何安全地将其带回地球依然是一个挑战。如果当初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那么要把它带回来,必然需要额外的返回舱或飞船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无疑会提升任务的复杂性和成本。太空飞船的概念设计图 虽然回收东方红一号面临许多困难,但其中也隐藏着机会。如...
如今,中国已经从“东方红一号”时代的探索者,成长为天宫空间站的主人。天宫是一座近地轨道上的科研中心,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天宫的机械臂可以轻松完成舱段对接、设备安装等高难度操作,甚至可以抓取漂浮的航天器。如果理论上可以做到,为什么不让它“顺便”把东方红一号带回家呢?事实并没有这么...
失去动力54年,东方红一号咋没坠毁?专家:就算再过数千年都没事 大家都知道,东方红一号是我国首颗卫星,它成功进入太空后,全体国人都感到无比振奋。尽管东方红一号的运行时间仅为28天,但在完成使命后,它于28天时便停止了工作。如今,距离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已经过去了五十年,那么为什么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它...
一、东方红一号计划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跃进”运动。这场运动旨在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然而,由于目标过于激进,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资源极度匮乏,许多科学研究项目被迫暂停或缩减。然而,中国科学家们却在这样的困境中坚持了下来,他们以...
“东方红一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让地球上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而命名。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
1969年10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样研制成功。1970年3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装上专列前往西北导弹发射基地待命发射。4月14日,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听取钱学森等科技人员的汇报。由于技术术语问题,周恩来指定钱学森当“翻译”。会议结束前,钱学森提到一个涉及到“政治”的技术问题,说该...
尽管功能已失,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距今已逾54年,仍在原轨道上运行。据美国空间监测网数据,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高度每年平均下降1.5千米,预计将在2026年左右坠入大气层并被销毁。然而,有些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即便再过一千年,东方红一号也不会坠毁。这是因为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