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国,汉朝到西晋的诸侯王封国之一,属于兖州刺史部的郡级行政区划。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皇子刘宇为东平第一代国王,建东平国。国都无盐。下领七县:无盐县、任城县、东平陆县、富城县、章县、亢父县、樊县。东汉东平国建立于的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首封为光武帝子刘苍。下领七县:无盐县、东平陆县、...
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恒子)薨,梁国一分为五,济东国即其中之一,为刘武子刘彭离封国。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济东王刘彭离坐罪被废,济东国除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以大河郡置东平国,封皇子刘宇为东平王。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东平王宇有罪,削樊、亢父县...
东平国,是汉朝时期的重要封国之一,作为兖州郡的一部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这个封地首封给了光武帝的儿子刘苍,他被封为东平国的首任诸侯王,其国都设在无盐(今天的山东东平县)。章帝建初九年,国策有所调整,东平怀王刘忠的弟弟刘尚被封为任城王,他的五个弟弟则晋升为列侯...
东汉政区 东汉建武十五年,封光武帝子刘苍为东平王,东平王国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10里)。传五世,宪王刘苍-怀王刘忠-孝王刘敞-顷王刘端-刘凯。220年,魏代汉,末王刘凯降封崇德侯。东平王国除。三国魏政区 公元232年,曹徽受封为东平王,东平王国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10里)。晋朝建立后,国除。
东平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前身是唐朝的河东节度使邢王的势力范围,后来在混乱的五代十国之中崛起,成为了较长命的一国。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些古时候的建筑,譬如城墙、城门、城楼等等。这里的城墙有着厚度非常大的高墙和深沟,让人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和军事实力。城门的城楼则有别于其他的城门,...
宋明帝泰始六年,改封休倩为临庆王,以临贺郡为临庆国。 刘子嗣 二世刘子嗣(463年~466年),字孝叔,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二十七子,母为谢昭容。大明七年(463)出生,出继给东平冲王刘休倩。刘休倩母亲颜美人性格严酷,宋明帝允许谢昭容索回。泰始二年(466年)十月赐死,年仅...
西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宣帝刘洵第4子刘宇获封东平国第一代王,国都即建在当年的宿国故地宿城,无盐村属东平国。当年的宿国故土之上,东平国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延续着这片土地上的繁华。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汉光武帝刘秀封其子刘苍为东平王。此后,虽历经朝代更迭,至三国、晋朝时,东平国仍为皇子封国...
东平国,是汉朝的诸侯王封国之一,属于兖州刺史部的郡级行政区划,建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首封为光武帝之子刘苍。东平国都于无盐(山东东平)。章帝建初九年四月己卯分国而立东平怀王刘忠的弟弟刘尚为任城王,另外五个弟弟为列侯。安帝永宁元年,邓太后为东平国增邑五千户。魏文帝黄初元年因魏代汉而...
东平,古称东原。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东原厎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古东原相当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在东平湖水库东半部及以东地区。上古时期,汶水在东原南部由东向西流过在东原的西南会于济水,济水从东原的西部由南向北流过,时有水患。《尚书·禹贡》中的“大野既猪,东原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