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八首·其五》天工呈瑞足人心,平地今闻一尺深。此为丰年报消息,满田何止万黄金。都说“瑞雪兆丰年”,所以诗人开篇就说大雪带来祥瑞,人心满足,这雪下得有多大呢:在平地听说已经有一尺深的积雪了。这就是丰年到来的喜讯啊,那满田如果丰收岂止万金。诗人对瑞雪的喜爱已经溢于言表。《雪诗八首·其六...
苏轼在《书雪》中说:“今年黄州,大雪盈尺。吾方种麦东坡,得此固我所喜。但舍外无薪米者,亦为之耿耿不寐,悲夫!”苏轼写了好几篇咏雪的诗词,诗如《次韵陈四雪中赏梅》,词如《满江红·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该篇是其中之一。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 或许每个传统中国...
苏轼关于雪的诗句 1、《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译文: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看江上大雪纷飞,想这瑞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
宋代大文豪苏轼雪夜难眠,次日登台赏雪赋诗,感人至深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写在前面:“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积雪反光,误以为天将破晓,夜半寒生,雪凝冰溜挂画檐。熙宁七年(1074年)冬,密州的那一场雪,从黄昏一直下到次日的清晨,让初到此地的苏轼一夜未眠。“罢...
西北的风雪总是很盛大,一夜寒风吹落,雪便落满了天涯。一大早,苏轼就迫不及待地骑着马出门探雪,生怕晚一点雪就开始融化。迎着黎明的曙色,穿行过落雪纷纷的榛树林,越过洁白原野上朱红的美丽小桥。这时间是如此之早,苏轼第一个看到了雪原美景,但愉悦的心情转瞬即逝,他想到了那些贫穷的老百姓,在天寒地冻时...
苏东坡写雪的诗句 1、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2、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3、门外东风雪洒裙,山头回首望三吴。 4、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5、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
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来未敢飘。行避门生时小饮,忽逢骑吏有嘉招。鱼龙绝技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知有黄公酒垆在,苍颜华发自相遥。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一同游览金明池时所作。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且富有意境。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来未敢飘。大雪似乎知道我出行的心情,已经全部消融...
初冬时节的眉山,是一幅银杏与雪交织的绝美画卷。三苏祠博物馆被金黄的银杏环绕,瓦屋山上的皑皑白雪让这个亚洲最大桌山成为冰雪童话世界。眉山也借瓦屋山、三苏祠、七里坪等景区的文旅节庆活动,让大家在东坡故里领略南方冰雪之美和传统诗意文化。瓦屋山景区雪景。景区供图 踏雪登山 冰雪旅游热力十足 “漫山遍野的雪...
8.水晶盐:如水晶盐般透明的雪。赏析 这是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一首大雪词。《江神子》即《江城子》。题目中的朱康叔使君,为鄂州太守。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冬天。此时,苏东坡被贬黄州将近一年。在此期间,他与黄州太守徐君猷以及鄂州太守朱寿昌往来密切。每年重阳节,徐君猷都会请苏东坡喝酒,令歌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