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公国在桓公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西周威公的时候,他的孙子们开始有样学样,周威公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结果他的小儿子不服气,于是联合赵国宣布独立。于是原本就已经被分裂出来的西周公国,再一次被一分为二,多出了一个东周公国。也就是说,到此刻为止,原本已经弱小不堪的东周王朝,居然出现了俄罗斯套娃现象...
西周公国的西周桓公传位给儿子西周威公,西周威公又传位给他儿子西周惠公。到这里大家的说法都是一样,但是之后的内容产生了差距。西周惠公把自己的弟弟姬班封在了巩地,号东周君。按照道理,政府时候姬班的这个国家,只是西周公国的附属国。到了周显王二年,赵成侯和韩共侯这两个不怕事儿大的人,索性将东周...
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的出现也反映了家族内斗的破坏性。在周威公时,他原本打算将王位传给大儿子,也就是周惠公。但小儿子不服从,并且借助赵国的帮助,宣布独立,创立了东周公国。这一家族内部的分歧导致了周王朝的分裂,而周王室的内斗和争权夺利最终导致了他们的覆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政治混乱最终加剧了周...
只可惜周威公去世之后,隔壁的赵国与韩国趁火打劫挑起周国的内乱,分别扶持周公的两个儿子互相争夺王位。无奈之下,周显王将周国一分为二,西边由原本的周国太子继承,也就是西周公国,而东边的一部分交给了公子根继承,也就是东周公国,这也是周天子最后一次分封诸侯。其实周国与东周的王畿并不是一码事,周国是周朝...
2、东周国的由来 西周公国的国君桓公把位置交给自己的儿子,即历史上的西周威公,这个时候家族的老问题又出现了,兄弟们反目了,本来西周威公是要把位置让给大儿子的,也就是西周惠公。但小儿子不服气,加上旁边的赵国没长啥好心眼,这个小儿子姬根就独立了,把西周公国一分为二,以巩伯国的旧地建立了东周公国...
姬班,历史上被称为东周公惠公,他是西周惠公的次子,也有文献记载他名为根,是河南威公的儿子。惠公的谥号为惠公。在周考王十五年,即公元前369年,西周惠公将班封于巩地,让他辅佐王室,东周君的称号由此而来。另一种说法是,威公去世后,根在赵、韩两国的支持下,在巩地自立,继续称作东周...
秦武王将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行把他迁徙到西周公国,自此,周王室大权落入西周君手中。这可把东周武公姬根气坏了,他心想:论地位,咱都是公国;论关系,与天子的血脉都已疏远,凭什么周王室大权归你西周公国?于是,东周公国多次向西周公国发起挑战。但从实力对比来看,西周公国手握周天子这张王牌,明显更胜一筹。
西周威公去世后,韩、赵两国支持他的两个儿子内斗,最终导致周显王被迫从成周出逃到王城,成周被西周威公其中一个儿子占据,建立东周国。另一个儿子与周天子继续在王城。这是西周国分裂的开端。如此一来,周天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此后的东周国、西周国世系不明,最出名的是东周昭文公,他在位期间,资助张仪在秦国...
东周公和西周公皆非天子,天子乃孤家寡人也,即周王,亦称周天子。在孤之周朝,曾有过一段东周与西周并立的岁月,然东周国与西周国不过是周王室分裂出的小国,其国君分别为东周君与西周君,不过诸侯尔。 昔年,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周赧王在位之时,周王室分裂为东西二周。周赧王居于西周国,而东周国则是从西周国再次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