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美国在东亚的同盟网络是以华盛顿为中心、以美国与东亚盟国之间的双边架构为基础的安全体系,即“轴幅体系”(hub-and-spokes system)。日本目前的战略日程则是抓住眼前机遇,提升与东亚盟国关系,强化日本的中心地位,构筑美日“双中心和轴辐”(...
中国是东亚安全秩序变迁的直接推动者,通过管理中美关系,推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重建地区国家政治信任,以新经济关系促进新安全关系,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塑造地区安全的多边治理框架,中国逐渐从权力、关系和治理三个维度建构自身的地区角色和地区战略。为了防止竞争性安全秩序进一步向对抗和冲突方向演变,中国应以维护地区秩序稳定...
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推而广之,东北亚安全结构的重塑,有赖于大国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将冷战时期形成的阵营对立、双边军事同盟体系整合成更加多元、包容的安全框架,超越对传统“均势”的固守,并将经济、海啸、海盗等都纳入安全的框架之中。 东亚安全结构的变革,其实为东亚大国提供了机会。但日本似乎已经放弃了这份努力,将...
也有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加强对所辖海域的海事管理,并不会影响整个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和安全。与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样,中方制定的南海捕鱼新规定此时生效,无非是借此重新建构东亚安全秩序而已。南海捕鱼新规实际上是把过去的相关规范更加具体而明确化,并未出现排他性的实质条款。故此,美日质疑中方此举是“蓄意挑衅”,实...
在相互依存时代,崛起国的安全观与体系主导国的安全观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关系。中国在1997年提出新安全观,其实质是寻求合作安全。就美国而言,在东亚其秉持的是现实主义安全观,着力于同盟体系的构建与强化。中美安全观的竞争是两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
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亚安全秩序变迁对中国崛起进程和周边战略成败得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缓解中国崛起困境的战略思路。 作者简介 ··· 孙学峰,男,1974年5月生,辽宁抚顺人,博士,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学系常务副主任,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东亚安全秩序与中国周边政策转型 作者:孙学峰 刘若楠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58.60 定价 ¥8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商品 战后东亚秩序 东亚安全秩序与中国周边政策转型 东亚主权观念...
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 摘要在东亚安全秩序演变的过程中,中国因素一直扮演着积极角色,并成为引领东亚安全秩序变革的核心动力。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进程的加速和东亚合作进程的积极推进,中国与东亚安全秩序建构呈现良性互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仅中国崛起是引领东亚安全秩序变革的核心力量,后者也...
<正>冷战结束初期,东亚地区就受到国际关系学界的广泛关注,1许多学者对冷战遗产最为突出、传统安全问题错综复杂的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作出了明确而悲观的预测,认为东亚很可能进入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时期。2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悲观预测并没有成为现实,东亚不仅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状态,而且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