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文俊,笔名如也,斋号两可斋、丰草堂、适有余斋,吉林市人,1949年1月生,汉族。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吉林...
丛文俊说过一句话“任何试图脱离传统的努力和标新立异,都不会长久”,这句话很适用于今天鼓噪的艺术界。就像他在今天文章中说的“展览体书法于无形中丢掉很多东西”,这其中就包括能让书法更为长久的中国传统精神。 书法是一种有极强文化属性的艺术品类,...
出版有《先秦·秦代书法史》(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书法史鉴》《丛文俊书法学术研究题跋文集》《篆隶书基础教程》等专著、学术文集、教材、题跋集、作品集二十余种,发表学术文章一百五十余篇,其中有四十余篇被海内外专业刊物全文转载。擅长大小篆、隶、草、行等...
丛文俊 –– 今年九月下旬,我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丛文俊题跋书法展”,同时为鲁美国画系书法专业的同学进行了现场教学,解答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我这个展览是艺术与学术相结合的首次尝试,旨在把书法创作纳入到可以兼容古今的理性思考当中,使其凸...
丛文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教授,同时也是书法方向的博士生导师。1949年出生于吉林,他的学术和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教育背景: 1981年,丛文俊在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他在南京大学汉语文字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丛文俊在吉林大学古籍所考古学专业(古文字学研究方向)获得博士学位。
丛文俊 丛文俊,笔名如也,斋号两可斋、丰草堂、适有余斋,吉林市人,1949年1月生,汉族。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
文|丛文俊 在历史和传承这个环节当中,王羲之是一个代表性的书家,也是距离咱们1500年左右的这样一个书法传承大统的代表人物。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王羲之那个时代有这样的特点是后代没有办法复制的。一个是书体的演进。那个时候楷行草近体书都在演进完成,是在王羲之手里完成的,那么他完成的时候应该说是“原生态”,他并...
日前,在一次书法讲课中,中书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资深研究员、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丛文俊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书法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他犀利地指出:“书法的美术化倾向,不是在创新,而是走弯路!”这不得不引发关于书法美术化倾向的思考。丛文俊先生深入剖析道,在...
西周金文完成了对象形文字符号体系的图案化改造,第一次为文字与书法确立典范和法度秩序。为深入理解西周金文,探究西周金文书法之美,特邀丛文俊教授对西周金文名品进行解读,所选作品,多为新近出土及史上少见,弥足珍贵,相信会有益于读者。——编 者 九年卫鼎 ■丛文俊 九年卫鼎铭文拓片 九年卫鼎,一九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