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慢性化率达55%~85%。 是否具有传染性[3]? 是,目前丙型肝炎是较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播[2]?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器官移植等。 如何预防[2]? 由于HCV是RNA病毒,易变异,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HCV的疫苗。HCV高危感染...
现知欧美国家多数HCV-Ⅰ型感染,而亚洲国家以Ⅱ型为主,Ⅲ型次之。Okomoto报告日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献血员主要为Ⅱ型感染,分别占59.3%和82.4%,而血友病人约50%为Ⅰ型感染,原因是应用输入美国进口凝因子Ⅷ。Wang氏报告北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6.2%为Ⅱ型感染,Ⅲ型感染为13.8%。而新疆病人Ⅲ型感染却占...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如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应避免食用过于粗糙或坚硬的食物,以免食物刮擦食管胃底静脉引起破裂出血。提倡高质量蛋白质饮食,如鱼虾、瘦肉等,但合并肝性脑病时,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可短期接受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和电解质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5-7]?
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或从母体传播给婴儿。丙型肝炎的早期症状通常很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许多患者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因此,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HCV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丙型肝炎至关重要。 目前,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
戊型病毒性肝炎 小儿丁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综合征 甲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推荐医生 查看更多医生 董莉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三甲 江苏省人民医院 药物性肝损害(1例) 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 专业擅长: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发热待查、黄疸待查及肠道传染病的诊治 好评...
1丙型肝炎症状1、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最初被感染后,大约80%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能出现的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2、大约75-85%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会出现慢性肝病,5-20%会...
丙型肝炎科普知识 1 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肝病毒(HCV)感染引起的,导致肝脏严重坏死的传染病,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病毒感染初期,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多数发展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
慢性丙型肝炎是感染丙肝病毒(HCV)所致。丙肝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分类为黄病毒科肝病毒属。由于肝脏的巨大代偿能力,大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常常偶然在体检时发现,或者很多年后出现不适症状时才发现。大约85%的人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发展成慢性肝炎。当病毒侵犯肝脏的时候,人体内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属于黄病毒科的丙型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和免疫反应的作用。感染后患儿无症状,仅在入托体检时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血清单项转氨酶升高,抗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的传播途径是输血、注射血液制品及共用注射器等。有输血史的患儿四个月后应查丙肝病毒。患丙肝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