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译文】 “有人说:‘邹地是世世代代所守的国土,不是自身所能做得了主的。”您在这两种说法之间进行选择。” 【见解】 孟子认为,在强邻的威胁下,邹国想要施行仁政也难以为继了,可以仿效古公从邪地迁移到岐山的做法,去寻找一...
事之以皮币2,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3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4。’去邠,逾梁山5,邑6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7。 或曰:‘世守也,非...
夫子曰:“夫道于大不终(1),于小不遗(2),故万物备。广广乎(3)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形德仁义,神之末也(4),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5)乎,而不足以为之累;天下奋棅而不与之偕(6);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7)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8),遗万物(9),而神未尝有所困...
[答案]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要准确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其次要清楚文言文的一些句式特点,如整散结合、对偶、虚词位置等等。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晚世之兵,君虽无道,莫不设渠堑①,傅堞②而守,攻者非以禁暴除害也,欲以侵地广壤也。是故至于伏尸流血,相支以日③,而霸王之功不世出者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
《守弱学》——(西晋)杜预 守弱,道家哲学,谓之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能够守弱,必能变强,强者守弱,使强者恒强、弱者守弱、由弱转强。守弱是强弱转换的学问。卷一:敬强篇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非敬,...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节选自《孔子家语•三恕》)材料二: 夏,四月,戊寅,禁内宿臣寮聚会。先是,内出欹器一,陈于迩英阁御坐前,谕丁度等曰:“朕思古欹器之法,试令宫人制之,以...
醉人击虎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