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译文] 大可不必如般浩那样书写“咄咄”,姑且像司空图那样隐居山 中,即使只是一座山丘,一个溪壑,也一样充满着无尽的情趣,使人 悠然神往。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 愁。 书咄咄,...
下片,则写病后所感。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词人不知有多少说不出口的牢骚、不满要发泄。但转念一想,算了吧,再不要说那些牢骚话了,且寻个好地方退休去吧。就是一座山丘,一条深谷,我安居着也觉得风流自得啊!这里,用到了两个典故。“书咄咄”,用的是晋代殷浩之典。据《晋书·殷浩传...
小提示:"书咄咄,且休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咄咄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以书咄咄,且休休”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名句。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享年约84岁,被誉为“诗史”。他一生以诗词为业,留下了大量的文学遗产,不仅在文学成就上卓尔不群,而且在个人品质、精神风貌上也为后人传颂。这句“以书咄咄,且休休...
“书咄咄”借用的是晋朝殷浩的典故,殷浩罢官闲居,终日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以示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且休休”是唐朝司空图的典故,司空图隐居在中条山,建休休亭;“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的是班嗣的典故,班嗣曾在书信中写道:“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的意思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
“得休休处且休休”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竹枝歌七首》。“得休休处且休休”全诗 《竹枝歌七首》宋代 杨万里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驩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作者简介(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
且休休 葫芦世界签约作者,2017年2月25日入驻。代表作:《003号囚徒》、《十华录系列》、《蓝胡子城堡》等。小编评价:喜欢挑战自己写作风格的休休~Q&A 1、休休,三次元有什么喜欢的兴趣爱好可以分享几个给我们吗?业余最常做的事情大半关于音乐方面,但是并不能由此得到足以称之为乐趣的满足感,大约只是填补一下...
词的下片议论抒情,看似散淡旷达的语言下,包藏这抑郁愁闷的块垒。“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两三句化用典故。“书咄咄”:殷浩曾经遭贬,心中不平,终日书空,所书之字便是“咄咄怪事”;“且休休”:唐代司空图为了避开灾祸,无奈退隐,建一亭,名“休休”,以此见志;“一丘一壑”:谢鲲曾言...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作者简介(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赏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