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50年入伍,1956年首登银幕便是在《寂静的山林》中扮演军人。随后出演第二部电影《牧人之子》,也是扮演复员军人。然后于1958年进入八一厂后,更是“如鱼得水”,在众多影片中,成为了“银幕军人专业户”。 无论是《海鹰》中的海军舰长张敏,还是《勐垅沙》中的解放军指导员江洪,还是《红色娘子军》中的红军党代...
军人在选择专业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及军队的实际需求。以下是适合军人学习的专业方向:1. 军事指挥与管理:涉及军事理论、战术指挥、部队管理和领导力培养,提升指挥决策水平。2.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掌握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等,应对现代战争中的关键技术。3. 武器系统与工程:了解机械、电子...
邓小平,曾多次表示:“我是一名军人,我最擅长的就是打仗。”在今天,当提到这位伟人的时候,许多国人可能首想到的是他推动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改革的诸多举措,似乎让人误以为他是位“文臣”。但实际上,这种看法未免太过简化。想想当年在中野挺进大别山的主要人物是谁?可不是别的,正是刘邓中的邓,指的就是...
在战友眼里,刘洪平是名符其实的“修理大拿”,出了问题的各种火炮到他这里总会“手到病除”。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不易。刚开始学习火炮维修那会,刘洪平白天跟着师傅炮前炮后转,专挑脏活累活干;晚上捧着教材研究故障原因,每掌握一项技术,就做一个总结,笔记记了好几本,厚厚的教材也被翻得卷...
“英俊小生”王心刚1932年1月出生于辽宁大连。1958年进入八一厂后成为第二代“银幕军人”专业户。他所扮演的军人,扮相英武、气质硬朗,无论是《海鹰》中的张敏,还是《勐垅沙》中的江洪,也无论是《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还是《侦察兵》中的郭锐,都无不铭刻在影迷的脑海之中。
邓小平多次说过:“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这是至今发现的邓小平军旅生涯中最早的一张照片。它拍摄于1936年邓小平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也是人们看到的邓小平红军时期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邓小平一身戎装,英姿威武,完全是一副军人风范。邓小平的打仗生涯是从1929年领导广西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开始的。...
2018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在邓小平的生平介绍中,将他称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而在他生前曾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一句话,流露出邓小平对军人这个职业的崇尚之情。 1929年12月...
这就是职称的厉害之处。军人职业化以后,对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限和最高年龄进行了规定。如专业技术类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限,少尉7年,中尉8年,上尉9年,少校、中校12年,上校14年。最高年龄,少尉、中尉35岁,上尉40岁,少校50岁,中校54岁。那么问题来了。改革后初级职称最多只能干到上尉,40岁。如果实在调不上去...
应该是转业军人。转业军人是指部队官兵直接从部队转入地方分配工作的,称转业军人。军人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选择转业。普通义务兵和低级别士官没有转业,只有中级以上士官以及军官才有转业选项,也就是三期以上士官以及军官和文职干部。
国家需要舍身忘己的现役军人,国家也需要管理经验丰富的军队领导干部,国家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可用之才。人力资源建设不应当让军人离“专业”越来越远。军改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会让军人具备军地通用的技能。当有技能、有专业的军人比有位置、有关系的军人更让人羡慕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