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首句,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铺而下,其实布局精巧。不语承接首句的惝恍迷离的状态,而垂鞭已将诗人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垂鞭意指诗人心绪沉重,纵马缓行。马足所及,又轻轻勾连踏遍一句。从时间上看,这两句完成了从昨到今的交接,回忆转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现实、意念成灰的自己;而从空间上看,这两句将...
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朗读 0喜欢 出处 出自唐张祜的《晓别》拼音和注音 jǐng yáng gōng lǐ chén zhōng dòng , bù yǔ chuí biān shàng liǔ dī 。 小提示:"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小提示:"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不语景阳景阳宫宫里阳宫里 全诗 原文拼音版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
“不语垂鞭”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不语垂鞭”全诗 《蝶恋花》清代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作者简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
答案: “不语垂鞭上柳堤”出自: 唐代 温庭筠的 《赠知音》,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yǔ chuí biān shàng liǔ d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问题2:“不语垂鞭上柳堤”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不语垂鞭上柳堤”的上一句是: 景阳宫里钟初动 , 诗句拼音为: jǐng yáng gōng lǐ...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①...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词的上阙呈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请简述之。(4分) (2)如何理解“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古今”一句折射出的思想情感?(4分) 解析:(1)回答...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曾折 屈曲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与猗靡”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唐 杜甫 《宿府》诗...
“不语垂鞭上柳堤”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赠知音》。“不语垂鞭上柳堤”全诗《赠知音》唐代 温庭筠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作者简介(温庭筠)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
“回头不语但垂鞭”出自唐代王昌龄的《留别郭八》。“回头不语但垂鞭”全诗 《留别郭八》唐代 王昌龄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作者简介(王昌龄)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