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良地质现象旳概念 地壳上部旳岩土体,在遭受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之后,造成地形地貌变化,形成了多种各样旳地质现象,其中有些对工程建筑旳安全和使用有不同程度旳不良影响,有旳甚至危害很大,所以,把这些地质现象称为不良地质现象。2、常见旳不良地质现象 地震、倒塌、岩堆、滑坡、泥石流、数年冻土、岩溶、...
不良地质现象〔亦称地质灾难〕包括倒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是山区大路、建筑的常见灾难。如香港、马来西亚等。 一、倒塌 ㈠概念: 1、倒塌——陡峻斜坡上岩〔土〕块突然下倾、翻滚、崩落的现象。 2、类型: ⑴山崩——规模巨大的山坡倒塌。 ⑵碎落——坡面风化层的顺坡滑落。
不良地质类型 不良地质类型,专业术语。《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新增了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类型 。2022年9月,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22),自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该 规程 新增了活动断裂、冰川型泥石流与溃决型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类型 。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名词解释 1.不良地质:指存在地质条件复杂、坚硬岩石、松散土层、地下水位高、地震活动频繁等条件,使得建筑物施工及其基础设计变得困难和复杂的地质环境。 2.特殊岩土地段:指特定区域内岩石、土层或地质条件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特殊性质,如地下岩溶洞穴、地质断层、地下水河流等,需要设计和施工方案具有...
不良地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或裂隙向下整体滑动。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常常发生在地形陡峭或有大暴雨的地区。滑坡会造成道路阻断、建筑物损坏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斜坡的稳定性和防治措施进行评估和采取预防...
1、 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 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 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崩塌、滑坡滑坡、 泥石流泥石流、岩溶岩溶、土洞土洞、河流冲刷、河流冲刷以及以及渗透变...
不良地质条件对道路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施工难度:在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道路建设,会因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增加施工的复杂性和难度。例如,在软土地段修筑路堤时,需要采取换填、加固等地基处理措施来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不良地质类型,并分析它们对工程建设的潜在影响。 ### 一、常见不良地质类型 1. **软土** 软土是指含水量较高、承载能力低的土壤,常见于河口、湖泊等地带。软土的存在会导致基础沉降、开裂等问题,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挑战。施工时需采取加固措施,如打桩或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2. **...
不良地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往往会给建筑物、公路、铁路等带来严重的危害。滑坡发生的原因包括地震、降雨、河流冲刷等。二、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