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 怎么理解呢? 这个内在的本体“心”,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信息”,也就是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的所有可能性,就算这样形容,也包括不了“心”的所有内涵,因为还包括我们所不能想象出的那更广阔的部分,所以说它“不可思议”。 也就是说“心”是所有存在的所有可能性,它不...
5. 不垢不净 ---自性清净、庄严、一尘不染。自性中没有人我、好丑、高下、香臭等对立。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6. 不增不减 ---自性不增不减。无得无失。在圣不增,在凡不减。7. 本自具足 ---自性本具圆满智慧德能,万德万能。本具无量光明、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相好、一切皆无量。
念佛心即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实相。念佛心即住于不退转菩提,离念佛心所修皆是魔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财色名食睡,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即不住五欲六尘及一切知见即生念佛心。修心即修念佛心。不念佛不破外道邪魔业。念佛自得三昧,不假方便,故一切大菩萨皆依念佛三昧成正等正觉。
这里的“屏幕”就好比“空相”,而屏幕上展现的所有故事和情景则是“诸法”,尽管“诸法”千变万化,但“空相”始终不生不灭,不因影像的变化而有所增损。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指在缘起的世界里,一切现象虽然呈现出生灭、垢净、增减的假象,但其背后的真实本质——空性是永恒不变的,不...
《心经》经里面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当你进入本体的时候,是不分彼此的。这种状态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呢,如果你一心为善,就把善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不着相。如果你修道,就深入了悟“成住坏空”,面对事物的千变万化保持如如不动的境界。因为大千世界里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相,没有...
朝云生前学东坡书法,兼习佛理,识大意。上联乃佛家真如常住之理,佛经中提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増不减。意思是说,脱掉世俗认识,进入真如常住,圆融而不凝滞,处于如如不动境界。朝云临终前曾口诵四句偈语,即下联对句的最后8个字: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这是佛家色空观念,一切有为法,如...
《心经》里面这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对“诸法空相”的诠释。生灭、垢净、增减都是世间的“分别”心,进一步的解释是让我们能“泯除”这个分别心,不要用分别心来领悟“空”,不要以为没有了就是“空”。以“没有了”为“空”还是执着“有”,只不过是认知里面的“有”消失了而已,而...
觉=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如不动] - 内求于202408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是灵魂不生不灭。最重要的是,佛教没有引入灵魂概念,不像基督教天主教等,不要学杂了:)。如如不动是说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是灵魂。建议把灵魂与佛法分开研究,不是说灵魂不存在,而是体系不同,好比中医和西医。
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 无离贪嗔, 能证人空, 名为清净; 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 名为垢; 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 名为净。 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 垢也没有, 净也没有, 这叫"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世人的本来心量, 如大海一样宽广博大, 含容万物, 蕴育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