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30日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被称为“无巴掌日”,最早由美国一个反体罚民间组织发起,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倡导儿童人权。 这一天, 希望没有人会对小朋友们动手。 “国际不打小孩日”还有一个口号: “请来试试看, 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
很多小伙伴可能不知道,每年的4月30日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也被称为“无巴掌日”。这个日子最早由一个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于1998年发起。“国际不打小孩日”有一个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当年曾经挨揍的小孩,...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发起的。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也将的中文译“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 四月三十日:国际...
01 国际不打儿童日 每年的4月30日,被设立为“国际不打小孩日”。也被称为“无巴掌日”,比较严肃的说法为“国际反体罚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在1998年发起,旨在引起社会对打孩子这一违反儿童人权的暴力行为的重视,倡导尊重儿童人权,推广正面管教方法。《白鹿原》是陕西作家陈忠实一部家喻户晓的...
国际不打小孩日 用理性代替粗暴 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也叫"无巴掌日","国际反体罚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to End Corporal Punishmen),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在1998年发起,目的是声援体罚受害者,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权利,日期是4月30日。
为了重视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免受体罚和虐待,美国的反体罚组织将每年的4月30日确立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如今,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积极响应,其中包括我们中国。不过,这个理念跟国内很多父母的教育观念是有冲突的。他们不认为打孩子是“体罚”“虐待”“家暴”,而认为这是一种在孩子犯错时给予的惩戒,能帮助...
事实证明,“打是亲,骂是爱” 是最大的谎言,暴力教育从来就不会让孩子变得顺从,也不会让他变得聪明和懂事,可能还会招致对父母的怨恨。 如果你是挨打长大的孩子,请让打骂教育止步于我们。如果你是打过孩子的家长,请明白错误,用爱化解矛盾。 02 做聪明的父母 做父母的大人们都会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家庭...
从字面上理解,“国际不打小孩日”似乎仅仅是一个反对体罚的日子,但实际上,它所承载的内涵远不止于此。首先,它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强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儿童有权受到保护,免受一切形式的暴力。而“国际不打小孩日”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提醒全社会尊重儿童的权利,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
每年的4月30日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被称为“无巴掌日”,最早由美国一个反体罚民间组织发起,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倡导儿童人权。这一天,希望没有人会对小朋友们动手。“国际不打小孩日”还有一个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