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听雨 🔈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雨到中宵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翻译赏析 繁体原文 䪨律对照 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译文:雨一直下到半夜时分,寂静无声,没有鸟鸣。只听见风轻拂树梢,发出微弱的声响。瓦沟里收拾着雨水残留的碎片,形成了一滴滴的水滴,又...
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诗便是杨万里的手笔。《不寐听雨》雨到中霄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某个睡不着的夜里,听着窗外的雨声潺潺,心有所感而写就。虽然诗人全程都没有看见雨,但是这首诗却被他写成了咏雨名篇。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诗词鉴赏:《不寐听雨》——宋代.杨万里 雨到中宵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不寐听雨》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夜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写道:“雨到中宵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这些句子描绘了雨夜中的...
杨万里的诗以简练著称,这首《不寐听雨》同样写得很简练,并没有任何的高超的技巧,也没有引用典故,更加没使用一个生僻的字,只是用最深情的笔触,去描写夜雨中的心境,还有那淅淅沥沥的夜雨。夜里突然之间下起了雨,而且让诗人感慨万千,再加上心情很糟糕,躺在床上难以入睡,这些都构成了这首诗最核心的部分,...
原因概在于,作者“不寐听雨”,听的是整个檐头滴雨的过程,单纯最后一滴,是不具有这种概括性的,另外那最后一滴檐溜,天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滴落啊,也许你以为的是最后,但最后之后还有更后,更后之后说不定还有更更后,因此这儿的“一滴”是绝不能机械穿凿的,只能说它是一种声音,...
《不寐听雨》,一首让人沉醉的古诗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首特别有意境的古诗,《不寐听雨》。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夜的宁静与美妙。😌🌟原文欣赏:雨到中霄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 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译文:...
不bù寐mèi听tīng雨yǔ--杨yáng万wàn里lǐ 雨yǔ到dào中zhōng霄xiāo寂jì不bù鸣míng,,只zhǐ闻wén风fēng拂fú树shù梢shāo轻qīng。。瓦wǎ沟gōu收shōu拾shí残cán零líng水shuǐ,,并bìng作zuò檐yán间jiān一yī滴dī声shēng。。
不寐听雨 更新时间: 2025-04-08 15:51 朝代: | 作者:杨万里 | 诗词类型:宋诗 不寐听雨原文 雨到中霄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不寐听雨作者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
不寐听雨《不寐听雨》 诗人杨万里朝代 宋词体裁 无雨到中霄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不寐听雨》作品评述 《不寐听雨》出自 911cha.com 《不寐听雨》作品出处 《不寐听雨》出自 911cha.com 杨万里诗人 宋词朝代 无体裁...
[宋]杨万里 原文拼音版背诵 雨到中宵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 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小提示:杨万里的《不寐听雨》原文内容 朗读 0喜欢 打赏 完善 一滴闻风瓦沟树梢收拾并作不寐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