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净观,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之一;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此外,观身不净,也是四念处之一。不净观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象,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是对治贪欲的关键方法,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法门。 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
习不净观,其法门在于通过观想自身的不净现象,以消除对欲望的贪恋。具体而言,有两种主要的修持方式:一是观想死尸的臭烂不净,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不净亦复如是,从而心生厌恶;二是虽不见身中三十六物之不净,但通过意想分别,自观身中种种污秽。佛教认为,淫欲是贪欲的根源,而不净观正是对治这一顽疾的法门。
不净观通常分为五种层次,每一种都揭示了身体的不同层面的不净:种子不净:指生命始于父母精血的混合,这种起源本身就带有不净的性质。佛教经典中常用此观点来提醒人们,生命的开始并非源自清净,而是源于欲望与物质的结合。 住处不净:描述胎儿在母体内生长的环境,位于消化系统的上下之间,充满了各种...
(一)据禅法要解卷上载,若淫欲多者,应修习二种不净观。 即: (1)观死尸臭烂不净,取此不净之相,至闲静处以自观不净。 (2)虽眼不见死尸,然从师受法而忆想分别,自观身中充满发、毛、涕、泪、汗、垢、痰、阴等三十六种不净物。同书又举出修习不净观能对治众生对于色...
我们来看第一个,多贪众生——不净观。 当你念佛把贪爱的烦恼逼出来时,要把佛号暂时放下,因为你这一关得过,你要去思惟你的身心世界的不净。首先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贪爱它呢?因为你把男女的色身,假想是庄严美妙的,这是我们的错觉。 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看到真相。不是说,欸,我不准起这个烦恼,不可能...
三、不净观为何被誉为戒色之首 人们之所以会沉溺于色欲,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内心对身体的认知偏差。通过不净观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从而摆脱淫欲心的束缚。因此,不净观被视为戒色的有效工具。”可爱、美好“,这是许多人内心深处对身体的固有认知。人们往往渴望拥有和占有那些被视为...
不净观是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属于“五停心观”之一(五停心观即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观身不净”是后期“四念处”的一种。 五停心观 不净观:关注“色身”的不净,治止“贪”欲。 慈悲观:关注“众生”皆苦,治止“嗔”欲。 姻缘观:关注“诸法”缘起,治止“痴”欲。
所以不管是小乘、大乘,自利、还是利他来讲,不净观这个法门都是非常有必要性来修学的。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 拜读文本 1、前言与头发 2、复习第一讲:毛,爪 3、修习不净观的重点,齿,皮 4、肉、转修无常观、无我观、修不净观的见地 5、腱 6、骨,骨髓,肾脏 7、心脏,肝脏 8、肋膜,脾脏,肺脏 9、肠...
修不净观,这个世界没有清净的。不净观从什么地方修呢?先修你自己的身体。为什么每天要洗澡?如果有人吐了痰,要他再吃他的痰,绝对吃不下去,太脏了。他自己喉咙吐出来的,在里头他不感觉脏,吐出来他就感觉脏了。他解大便,你要他再吃大便,绝不吃;但是在他肚子里,他不嫌脏,他一解出来就嫌脏了。你可以在...
不净观是对治贪欲的利器,如果观白骨,在某个心散乱的间隙,随妄想升起感官还可能兴奋造作呢,不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