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果藤,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咀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的茎叶。分布于广西、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之功效。用于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 中文学名 下果藤 别称 吹风藤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鼠李目 科 鼠李科 属 嘴签属 种 咀签 采集时间 夏末 毒性 ...
下果藤中药信息 基础信息 别名:吹风藤 性味:涩;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咀签的茎叶。 原形态:咀签攀援灌木,高达10m。茎圆柱形,有纵条纹,枝端常卷曲。叶互生;叶柄长1-2.5cm,被疏或密柔毛;托叶披针形,脱落;...
下果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消炎,解毒,止痛,止血。 下果藤主治 主治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 下果藤用法用量 下果藤的禁忌 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下果藤选方 治烧伤、烫伤:用下果藤鲜茎、叶捣烂,加适量冷开水浸泡,取浸出液涂搽创面。
药材名称下果藤 拼音Xià Guǒ Té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lender-spike Gouania 别名吹风藤。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咀签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leptostachya DC. 采收和储藏:夏末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下果藤Xià Guǒ Ténɡ別名 亞泵礴、嘴簽、亞奔波、吹風藤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止痛;止血。主發熱;燒燙傷;瘡瘍;胃痛;風濕痛;外傷出血 英文名 Stem and leaf of Slender-spike Gouania 始載於 《雲南中草藥》 毒性 歸經 脾經 藥性 涼 藥味 酸、澀...
下果藤是傣药音译名:芽崩波,主要功效: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主治:主治“拢达儿”(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菲埋喃皇罗”(水火烫伤),“阻伤”(跌打损伤),“拢蒙沙喉”(
下果藤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Xià Guǒ Ténɡ 【别名】嘴签(《云南中草药选》),亚奔波(傣名)。 【来源】为鼠李种植物下果藤的茎叶。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10米。茎圆柱形,有纵条纹,枝端常卷曲。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长5~7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
下果藤 【拼音名】Xià Guǒ Ténɡ 【别名】亚泵礴 【来源】为鼠李科嘴签属植物大苞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 var. tonkinensis Pitard.,以茎、叶入药。全年可采。 【原形态】无刺藤状灌木,高达10米。茎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顶端常卷曲。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
下果藤[ xiaguoteng ] 别名:吹风藤 性味:味酸、涩,性凉。 归经:归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消炎,解毒,止痛,止血。 主治 主治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 禁忌 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食用方法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