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根据査茱萸可知描述的是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大约在公历十月中上旬。 A选项,谷雨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发生在每年公历的4月19日-4月21日。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冬至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发生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12月23日。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属于秋季。A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在4月19日~21日左右。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与重阳节时间相差较远...
题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重阳佳节之时,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重阳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而霜降这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九月中气,距离题中诗句描写的时间最为接近。A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
解析 D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诗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A项谷雨是每年公历4月19~21日;B项冬至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C项清明是每年的公历4月4~6日;D项霜降是每年公历10月23日。与诗句中描写的时间最接近的是霜降。故本题选D。
解析:由原文可以得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A项,谷雨的时间点在4月19~21日之间;B项,冬至的时间点在12月21~23日之间;C项,清明的时间点在4月4~6日之间;D项,寒露的时间点在10月7~9日之间,与题干描写的时间最接近,符合题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佳节。 A项:错误。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4月19日~21日,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差比较大。 B项:错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D选项: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10月22日至24日交节。公历10月与农历9月时间接近,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排除。
17 、下列节气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时间最接近的是: A.谷雨 B.冬至 C.清明 D.霜降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 第二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重阳佳节之时,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重阳佳节是每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D选项: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10月22日至24日交节。公历10月与农历9月时间接近,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排除。
下列节气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时间最接近的是( )。 A.谷雨 B.冬至 C.清明 D.霜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下图描述了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是(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