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脘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如下:1.上脘穴的准确位置: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2.上脘穴的作用:上脘穴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化痰和镇惊安神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等胃腑病证和癫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贲门痉挛、胃出血、胃扩张、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疝气、腹膜炎、胸膜...
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 本穴内贲门,属《难经》所说的七冲门之一(七冲门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 )、“吸门”(会厌)、“...
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 上脘穴主治病证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
上脘属于任脉的穴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具有和中降逆,利膈化痰等功效。 简便取穴 取穴时,先找到肚脐中央与剑胸结合部(剑突与胸骨的结合部),将二者的连线分成2等份,再将上1/2分成4等份,取其下1/4与上3/4的交点,为上脘穴。 局部解剖 浅层主要布有第7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
上脘穴 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别名〗上管,胃管,胃脘,上纪。〖穴义〗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名解〗1)上脘。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上管名意与上脘同...
1、准确位置:上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下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处。 2、功效:上脘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降逆的功效,可用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疾病的治疗;中脘具有疏肝和胃、消食导滞、降逆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胃炎、胃痉挛、食物中毒、癫痫...
上脘疼痛在中医学中多见胃痛,即上腹部胃脘的疼痛。引起胃痛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尤以寒邪内盛,肝气犯胃,食积胃脘最为常见。 1.寒邪内盛:寒邪所导致的胃脘疼痛,多见胃脘部的剧烈冷痛,但得温则缓,且伴有口淡不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多用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治疗。 2.肝气犯胃:肝气犯胃可见胃脘部的胀满...
上脘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脐上5寸的腹白线上。具有和中降逆、化痰利膈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比如反酸、恶心、呕吐等。其次可以用于治疗咳嗽痰多、黄疸、癫狂等不适症状。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疾病。也可以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能够增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起到其他...
病情分析:上脘、中脘、下脘是人体胃部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位于上腹部不同的位置。 1.上脘:位于人体正中线,具体位置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上1/4处,大约在剑突下5寸左右。 2.中脘:同样位于人体正中线上,是上腹部的一个关键穴位。它的具体位置是在肚脐上方4寸处,大体上位于上脘和下脘之间,处于两者的中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