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 本穴内贲门,属《难经》所说的七冲门之一(七冲门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 )、“吸门”(会厌)、“...
上脘穴 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别名〗上管,胃管,胃脘,上纪。〖穴义〗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名解〗1)上脘。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上管名意与上脘同...
上脘 页面 讨论 编辑 编辑源代码 历史 上脘,①人体部位名。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②经穴名。参看上脘穴。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任 脉-名·称·释·义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2-任 脉-穴·位·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3-任 脉-取·穴·方·法仰卧位。取一标有二等分的弹...
上脘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如下:1.上脘穴的准确位置: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2.上脘穴的作用:上脘穴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化痰和镇惊安神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等胃腑病证和癫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贲门痉挛、胃出血、胃扩张、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疝气、腹膜炎、胸膜...
上脘穴配丰隆穴、风池穴、申脉穴、照海穴、后溪穴、治化痰降浊、调和阴阳,治癫痫。 上脘穴配中脘穴,理气和胃宁心,治疗九种心痛。 操作 艾灸 用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悬灸10-20分钟,可以辅助治疗胃胀,消化不良。 按摩 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对上脘穴进行环状地按揉,每次2到3分钟,长期按摩上脘穴,可以辅助治疗消化...
1、准确位置:上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下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处。 2、功效:上脘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降逆的功效,可用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疾病的治疗;中脘具有疏肝和胃、消食导滞、降逆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胃炎、胃痉挛、食物中毒、癫痫...
病情分析:上脘、中脘、下脘是人体胃部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位于上腹部不同的位置。 1.上脘:位于人体正中线,具体位置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上1/4处,大约在剑突下5寸左右。 2.中脘:同样位于人体正中线上,是上腹部的一个关键穴位。它的具体位置是在肚脐上方4寸处,大体上位于上脘和下脘之间,处于两者的中间位置。
上脘疼痛在中医学中多见胃痛,即上腹部胃脘的疼痛。引起胃痛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尤以寒邪内盛,肝气犯胃,食积胃脘最为常见。 1.寒邪内盛:寒邪所导致的胃脘疼痛,多见胃脘部的剧烈冷痛,但得温则缓,且伴有口淡不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多用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治疗。 2.肝气犯胃:肝气犯胃可见胃脘部的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