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1+1+1”,即社区居民签约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签约市民患病后,先前往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如病情较重,再通过家庭医生转诊二、三级医院对症治疗。 上海是全国率先开展家庭医生制度改革的地区。目前,17个区(县)2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近4000名家庭医生为936万名常住市民提供健康...
家庭医生“1+1+1”签约就是全科医生组合式签约,社区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就医习惯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组合签约实现就诊、转诊、慢病管理、康复治疗等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 上海如何进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符合签约条件的居民可以就近在身边的社区...
2011年上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以签约为主要任务,引导居民认识、接触与逐步接受家庭医生服务,我们称之为上海家庭医生制度1.0版。截至2016年,全市家庭医生共签约常住居民超过1000万人,签约率超过45%,家庭医生与居民的签约服务关系正在逐步建立。...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流程,以协议的方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即签约对象在被充分告知、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分别选择1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家庭医生、1家区级医疗机构(含区级中医医疗机构)和1家市级医疗机构(含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并与家庭医生签署《上海市“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协议书...
上海龙柏四村居民李锋今年71岁,身患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2015年12月在闵行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有了固定的医生,可以开延伸处方和长处方,而且自付药费还比以前便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李锋说。 尽管如此,不少患者还是对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心怀疑虑,如担心去大医院就诊的权利受限,或是对社...
家庭医生“1+1+1”签约旨在通过全科医生组合式签约,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便捷服务。居民可以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和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这种组合签约模式能够帮助实现就诊、转诊、慢病管理和康复治疗等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上海市居民若...
家庭医生“1+1+1”签约就是全科医生组合式签约,社区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就医习惯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组合签约实现就诊、转诊、慢病管理、康复治疗等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上海如何进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符合签约条件的居民可以就近...
上海市“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协议书 (样书) 甲方(家庭医生):乙方(居民): 单位:身份证号: 社保(医保)卡号: 根据原国务院医改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5年本市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启动签约服务2.0版,即“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截至2018年底,全市签约居民666万人。2018年,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初步实现“签约更方便、服务更便捷、功能更延伸、机制更健全、支撑更有力”。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在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服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市级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根据实际需求,预留“两个50%”的专科/专家(非特需)门诊号源向家庭医生开放,对预留资源的管理采取提前预留、动态跟踪、按需调整的方式,满足本市“1+1+1”签约居民优先就诊与转诊需求。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