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上帝死了”——宗教信仰的衰落 尼采提出“上帝死了”,首先直接挑战了基督教的中心地位。在19世纪,欧洲社会逐渐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洗礼,科学与理性成为主导思想。人们对传统宗教教义的质疑越来越多,科学革命和工业化的推进加速了这一过程。1. 科学的崛起 随着科学的进步,许多自然现象找到了科学解释,传统的...
而尼采提出的“上帝死了”正是基于这几方面原因的交织。这也是尼采所认为的上帝死了的最主要的原因。 “上帝死了”这一理念,一是冲击了传统意义上基于超感性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理念,理性之光照亮哲学大地,对现代哲学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挑战了宗教的权威,推动了宗教的改革;三是对人的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解放,推动了平...
”查拉图斯特拉听罢这话,知道自己跟圣徒是两路人,圣徒宁肯去服侍那虚无缥缈的上帝,也不肯关心自己的同类。所以查拉图斯特拉跟他分道扬镳,并且在心里说:“这位老圣徒待在森林里,居然还根本不曾听说: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以基督教为根基的旧价值已经倒掉,现在已经到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了,而那些守旧的、愚昧的圣徒...
在1882年出版的《快乐的科学》中,尼采讲述了一个疯子的故事(第125节):一个疯子在白天提着灯笼到集市上寻找上帝,遭到了众人的嘲笑,而疯子则说出了他看到的真相:“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我们把他杀死的!”(Gott ist tot! Gott bleibt tot! Und wir haben ihn getötet!) ...
一般人可能就从基督教或者形而上学角度想这句话的意思,比如有人觉得这说明以前对上帝的看法不对。但海德格尔的解读更厉害,他说 “上帝” 在尼采那代表超感性世界,“上帝死了” 意味着超感性世界没作用力了,传统形而上学终结了,虚无主义来了。尼采还把虚无主义当成自己思想的标志,要 “重估一切价值” 呢。不...
尼采说“上帝死了”后果很严重,人类陷入到了虚无主义中;尼采又说“是我们杀了上帝”,实际上是在批判西方的形而上学思想传统。明白了这些,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会出现,既然人类精神的真相是一片虚无,那么人面对虚无该怎么办呢?于是,尼采提出了“超人学说”。二、超人 如果我们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通过描述一个疯子在菜市场手持提灯大喊“我找到上帝了!”的场景,引出了对上帝存在的质疑。四周的人因不信上帝而引发骚动,对这个疯子的行为议论纷纷,哄然大笑。然而,这个疯子却瞪大双眼,向人群大声质问:“上帝到哪里去了?”他进一步揭示,人们共同杀死了上帝,而他自己也是凶手...
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世界经历前所未有之磨难。接连而至的世界一次、二次大战,死亡恐惧笼罩在人们心头,直面战争的恐惧和生死的人们,普通民众在战端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时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文化,像是上帝抛弃了自己,让民众成为弃子。而尼采的那句“上帝死了”,让很多人开始困惑,难道真的是如此?于是,当时...
尼采在世时,西方正经历着一场思想危机。当时,基督教倡导的社会秩序和严苛的道德标准越来越不被人认可,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样新旧思想力量的交汇下,尼采果断提出“上帝死了”,宣布基督教的旧道德即将崩塌。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树立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来应对西方人面临的新的精神危机。
福柯的思想比较极端,他曾经拒绝任何标签,但他说自己是一个尼采主义者,福柯的思想受尼采的影响很大,跟尼采的思想也非常类似,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也死了”,和尼采思想一样,福柯的思想也充满了反叛,是一位非常独特的哲学家。为什么说福柯比较独特呢?因为他自己的身份,研究的领域和思想观点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