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 shàng s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àng sì ] 旧时节日名,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相关字词标记 上义 上瑞 上用 符记 挂记 上切 上寻 劄记 上项 上皇 上愿 ...
成语(Idiom):上巳 发音(Pronunciation):shàng s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上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上巳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民间的一种习俗。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祭祖、祭神、赛龙舟等。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 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 ——《后汉书·礼仪志上》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是一个习俗众多且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上巳(sì)节,又谓“上祀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巳,地支的第六位。巳时,上午9点到11点。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上巳”之名,来源于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在三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三”之名,则来源于,后来该节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关于上巳节的具体由来,目前流传最广的有一种说法是,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其中的兰汤,用到了...
上巳节,古称上巳,源于古代对水的祭祀仪式。早在周朝,就有三月三“祓除不洁”的习俗。人们通过沐浴、洗濯等方式,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平安安。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在这一天,古人会在河边沐浴,以清除身上的...
上巳禊饮诗 隋初 · 卢思道 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聊持一樽酒,共寻千里春。馀光下幽桂,夕吹舞青蘋。何言出关后,重有入林人。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初唐 · 刘宪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古人用干支纪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就是上巳。但干支轮回,逢“巳”的日子是不固定的,魏晋以后就统一改为三月初三。于是也简称“三月三”或“重三”。数字重复的日子最好记,最容易成为节日,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春节也是重复的数字,古代叫元日,现在叫...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也是春天的庆典日。《诗经·郑风》中唱道:“士与女,方秉蕳兮”。在草长莺飞、群芳绽放的阳春三月,上巳节是一个美好而诗意的节日。 壹 上巳节从何而来? 中l国l传l统ll节l日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