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上地幔的厚度远小于2900千米,A错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B错误。上地幔的软流层之上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不是全部地幔都由岩石组成,C错误。板块运动与上地幔的软流层有关,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运动,D正确。故选:D。C ①为上地幔与下地幔的界线,...
上地幔 上地幔upper mantle;outer mantle 地幔的一部分,即B层(莫霍面~400千米)和C层(400~670千米),曾称榴辉岩圈.物质成分除硅、氧外,铁、镁显著增加,铝退居次位,由类似橄榄岩的超基性岩组成,平均密度3.8克/厘米^3,压力约1.1.35吉帕,温度为400~3000℃,物质状态属固态结晶质,但具较大的塑性;地震波的...
上地幔是地球内部结构的一部分,它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上地幔顶部、上地幔上部和上地幔下部。以下是每个区域的详细介绍:1. 上地幔顶部:这是上地幔的最外层,与地壳和岩石圈紧密相连。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如橄榄石、辉石和角闪石。这些矿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构成了地壳和上部地幔的基础。2. ...
地幔是地球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系,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大约占据地球总体积的83.3%。这一层状结构可大致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部分。上地幔主要由硅、氧、铁、镁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的组合使得上地幔又被称为地幔硅镁层。在这里,铁镁的含量较地壳有所增加。地幔上部的物质被认为是部分熔融状态,这...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结构及热状态--《岩石矿物学》。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模式:.壳幔过渡带;.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层;.含有痕量硅酸盐熔体的低速层;.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层;.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层。与此同时,根据地质温。 上地幔物质组成的研究方法-《地球科学进展》年期-中国知网上地幄物质组成的研究对于区域...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一共厚约2900千米。上地慢的顶部为坚硬的岩石,与地壳的岩石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之下的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故答案为:地壳;地幔;下地幔;上;岩石圈。 地球的内部结构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层坚硬外壳,由各种岩石组成,平均厚度大陆地壳约35千米,...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其厚度约为2900公里。然而,地幔的上下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因此可以根据一些划分依据将其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划分地幔的上下部分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梯度:地幔从地核向地壳方向温度逐渐下降。一般来说,当温度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可以划分为上下地幔。上地幔位于地幔...
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定义: 上地幔和下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同地球壳的部分。上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大约深度在30至400千米之间,是地壳和下地幔之间的过渡带。下地幔位于上地幔之下,深度在400至2,900千米之间,是地幔的主要部分。分界线的特征: 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的分界线通常被称为"墨西哥带",是...
地幔,科学上通常分为两层,即B层,也被称为莫霍面以下至400千米的区域,以及C层,从400千米延伸至670千米,之前曾以榴辉岩圈的名称为人所知。这两层主要由硅和氧组成,但铁和镁的含量显著增加,相比之下,铝的含量则相对较低,主要由超基性岩,如橄榄岩构成。其平均密度约为3.8克每立方厘米,...
在上地幔上部大约___千米至___千米深度之间,物质处于___状态,故这一部分被称为___,人们认为它是___的发源地.___和___(软___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