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三藏像》 佚名 绢画设色 135.1cm×59.9cm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玄奘法师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历史原型,又称大唐三藏法师。《玄奘三藏像》描绘的是玄奘背负装满经卷的经箧向前行进 。玄奘长眉微须,耳带金环,项上挂有骷髅形串饰,右手执佛尘,左手持经卷,脚穿草鞋,腰配宝剑。经箧...
“得生”,这两个字,也寓含着玄奘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了他的无私与奉献。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佛教高僧,更是一位在智慧与爱心中寻找生命意义的探索者,他的人生充满了坚持与奋斗,充满了热爱与希望。玄奘晚年遭受弟子的质疑,跌倒数日后安详圆寂,留下了“得生”两字,传达出他对生命和佛教理念的深刻理解...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
而玄奘法师不仅通晓三藏,而且都十分精通,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三藏法师”“三藏十德”的名号已经足以肯定他的实力。 玄奘法师在印度留学了十余载,早已是名声大振的显赫人物,当他仍然不忘初心,把自己游历三十多国,遍访名师所得的所有佛经都带回了大唐,在皇帝的支持下认真的主持佛经翻译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崭新风...
贞观盛世开,玄奘第一功。 因此,今天我们纪念并学习玄奘,不是因为玄奘学问大,也不是因为他梵文功底好,更不是因为他取经路上吃了不少苦,而是因为他的事迹在唐王朝甫立之际,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觉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统一立了头功。 注释: 【1】高永旺译注:《大慈恩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42页。
玄奘的名号三藏如何来的 方法/步骤 1 “唐三藏”这个名字中的“唐”很好理解,意思是玄奘法师自东土大唐而来。三藏,其实是当时人对他的尊称,即是“三藏法师”的简称。三藏法师这个法号不是任何人都能叫的,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的上“三藏法师”的人,总共也不到个人。三藏:本来指的是三类佛学典籍,也就是经藏...
唐三藏俗名陈祎,公元602年,出生于洛阳偃师缑氏镇陈河村,父亲也是一名官员,但不像《西游记》里那样坎坷,其父真名不叫陈光蕊,而是叫陈惠,在隋朝初期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父亲去世后,陈祎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就是后来的长捷法师。净土寺又称东都净土...
“三藏法师”是玄奘的智慧结晶 总的来说,玄奘的“三藏法师”并非唐太宗的赐予,而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这一尊号的取得不仅彰显了玄奘的卓越学识,更反映了他在佛教思想传承中的独特地位。在我们追溯历史时,常常会被小说和传说中的美好故事所迷惑,而混淆了历史真相。对于玄奘而言,“三藏法师”不是虚构的传说,而是...
于是,玄奘法师白天翻译佛经,晚上书写《大唐西域记》。 他亲自主持《瑜伽师地论》的翻译工作,“进入翻译现场之后,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从不中途离开”,可谓呕心沥血到极致。 写完《大唐西域记》后,他更是将所有时间用于翻译,每天睡觉不超过四个小时,“常常是三更刚刚睡下,...
以三藏来指代玄奘,这样的称呼方式在唐代己有端倪,最早出现于晚唐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玄奘或是陈玄奘出现的次数己经寥寥可数,三藏开始成为玄奘的指代称呼,并且还有一个姓氏一一唐,即唐三藏,也称作唐僧。从历史语境下不同文本表现形式对玄奘这一人物形象的称呼变革中,也可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