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计所执、依他起、 及圆成实自性等, 确定安立三自性、 许为甚深之所知。三自性,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简单解释一下自性这个词,这个词在本体论上,指一个常一不变的实体,在认识论上,指真实…
1 遍计所执、依他起、及圆成实自性等, 确定安立三自性、 许为甚深之所知。 【颂意根源】:《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第二页第三行云:“复次、由此三种自性一切不了义经诸隐密义,皆应决了。”如此下文及《解深密经》等广说。 《摄大乘论》卷二第十三页第四行云:“二、(能)相秘密者:谓於是处说诸法...
《三自性论》译述 下载积分: 3000 内容提示: 《三自性论》 译述函所执与依他, 复有圆成实, 是三自性深, 智者所应知。 (一)显者为依他, 如显乃所执, 依藉缘转故, 唯造执有故。 (二)此显者【之】 如显, 一切时无有, 应知圆成实, 自性: 不变故。 (三)此显执非有。 云何显?二性。
实在论。佛教的三自性说,古希腊哲学家们谓为实在论。 妄想自性,于实在论做本体实在论。有两种观点。一种肯定,认为每个物体都有其本体实在性,另一种认为个体没有实在性。后一种观点,也是佛教的观点:妄想自...
略论唯识三自性 慧仁 佛学对存在本质判定的理论(即法性论),从原始佛教到部派及大乘初期般若经都以二谛而论。而到了瑜伽行派思想的出现则以三自性理论取而代之,是对二谛论的理论深化,也是基于唯识学对心识主体性的确立及高度发达的唯识认识论的理论必然。三自性是唯识学核心理论之一,其理论意趣深邃,它以生命主体...
略论唯识三自性(慧仁.. 佛学对存在本质判定的理论(即法性论),从原始佛教到部派及大乘初期般若经都以二谛而论。而到了瑜伽行派思想的出现则以三自性理论取而代之,是对二谛论的理论深化,也是基于唯识学对心识主体性的确立及高度发达
唯识学导论 22 三自性(完结撒花)共计16条视频,包括:唯识学导论 22-1 三自性的问题意识、唯识学导论 22-2 实事、语词与词义、唯识学导论 22-3 《真实义品》的假说自性、离言自性与语词(1)等,UP主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UP账号。
《三自性论》第11颂来自创作人清凉山普见的视频作品, 新片场汇聚全球优质创作人及原创视频下载, 北京学习分享作品拍摄制作公司提供学习分享和其他相关的样片案例、TVC、文案策划、配音工作室、后期制作、报价收费标准方案等简单高效, 1对1交流需求。
《三自性论》讲座 第四次(17~18颂)来自创作人清凉山普见的视频作品, 新片场汇聚全球优质创作人及原创视频下载, 北京广告片作品拍摄制作公司提供广告片和其他相关的样片案例、TVC、文案策划、配音工作室、后期制作、报价收费标准方案等简单高效, 1对1交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