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碑》全称《三老讳字忌日刻石》,是刊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五月十日后不久的一方碑刻,无撰书者姓名,字体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为保存这块碑石,西泠印社专门建造了结构独特的石室,这在全国还未有第二个。一、《三老碑》概况·隶中带篆·...
《三老碑》是现存浙江地区最早的汉代碑刻。《三老碑》的书法价值,核心在于其处于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关键阶段,字体“介篆隶之间,浑古道厚”(吴昌硕语),既保留了篆书的圆润古意,又初显隶书的方正结构,为汉代书法演变的典型代表。碑文线条细劲匀称,兼具篆书的圆转与隶书的方折。捺笔与波磔含蓄内敛,撇画舒展,...
三老是汉代掌教化的官职,三老碑是三老第七孙名邯者所立,目的是让后代子孙在言语文字上知所避讳,并且记住祖先的德业,晓得祖先的忌日,便于后人祭祀,故而称之为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且“文字浑古遒厚,介篆隶间”,对于古代书法篆刻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距今已有...
《三老赵宽碑》简称《赵宽碑》,又称《三老赵掾碑》。赵掾即赵宽,掾不是名,而是古代属官的官职通称。碑高1.10米,宽0.55米,厚0.17米。碑额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六个大字竖排两行,字面纵17厘米,横11厘米。全文23行,每行32字,行间细线分格,每格纵横各2.3厘米,呈正方格,落款为光和三年...
《汉故国三老袁君碑》是约于公元133年国三老袁良创作的碑文。《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碑文为袁氏确定了根;为袁氏确定了姓源;确定了涛涂公上溯至满公的世系即为陈国的主干世系;又确定了辕生至袁良的世系图,记录了多位袁氏先袓个人资料。内容 君讳良,字厚卿,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
此前浙江汉碑仅有绍兴跳山《大吉买山记石刻》一块(摩崖刻石,存二十四字),《三老碑》出世,不仅刻石世间早于《大吉》,而且碑文二百十七字基本保持完好,书体介于篆隶之间,浑朴遒厚,即为醇古,海内金石家视为鸿宝,誉为“浙东第一石”,为世珍重。 《三老碑》的书体介于篆隶之间,是古隶向汉隶过渡时期,体现在刻...
这块《三老忌日碑》是公元52年,东汉建武二十八年立的,1852年被发掘出土。周世熊是第一位持碑人的初拓者。💼 购入故事: 1921年,为了防止国宝流失,西泠印社的社长吴昌硕和创社四君子联合众多有识之士,筹款一万一千元,将此碑购入西泠印社,珍藏于“汉三老石室”内。这块碑被誉为“两浙第一碑”和“东汉第一碑...
《汉三老碑拓本》(西泠印社藏)清咸丰年间,《三老碑》在浙江余姚的客星山出土,碑额断缺,后人根据碑刻内容予以命名。通高90.5厘米、宽45厘米,右侧以格栏样式自上而下分为4框,各4至6列不等,每列6至9字,镌刻人物谱系,首句“三老讳通,字小父”;左侧为大格栏,计3列,每列约30字,镌刻铭文和立碑...
《三老碑》是刊刻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五月十日后不久的一方碑刻,无撰书者姓名,字体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三老碑》出土时碑额已断失,现存碑为长方形,高91厘米,宽45厘米,四周俱损,成不规则曲线状。碑面文字有界框,高23.5厘米,宽36厘米。框内以界线分左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