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僧璨鉴智禅师东方第三祖师僧璨,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早先穿着白衣服来拜见二祖,受剃度得佛法之后,隐居在舒州的皖公山。到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的时候,僧璨往来于太湖县司空山,居处不定。经过十多年,世人都不知道他了。到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年,有个叫道信的小沙弥,刚十四岁,来礼拜僧璨祖师,说:“希...
禅宗三祖僧璨在皖公山,于一棵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 三祖僧璨大师,不知何方人氏,他是以居士身 得法于二祖而出家的。得法后,他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公元592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 来...
三祖僧璨不走寻常路,呕心沥血著述《信心铭》,阐明义理,应机施教,大开方便之门,三祖所著《信心铭》是禅宗的第一部经典,这部经典和后来的《六祖坛经》并称为中国最本土化的佛门典籍。三祖僧璨属于大器晚成且极度低调的高僧大德,以至于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从他圆寂立化之时的言行来看,修为是极高的...
7.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心性如同太虚空一样圆满周遍,本自具足一切万法。太虚空广阔无垠,包容万物,心性也是如此,它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不缺少任何东西,也没有多余的部分。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心性的本然状态,不要去向外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8.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正是因为人们有了取舍的行为和念头,...
谈及三祖僧璨大师的悟道因缘,灯录中记载得颇为传奇。当初,达摩祖师将禅宗法脉传授给慧可大师后,便托化西归。慧可大师在传法度众的同时,亦在寻觅合适的法嗣,以承其衣钵。北周武帝毁佛期间,慧可大师与林法师相伴,共同护持经像,隐匿民间。其间,慧可大师一度南下至舒州司空山隐居,后人在此地建有二祖师庙以纪念...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关于三祖悟道的因缘,灯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在禅宗的演进历程中,三祖僧璨大师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自初祖达摩将禅法引入中国后,世人经历了由初遇时的疑惑到逐渐信服的过程。二祖慧可大师时期,虽然信仰者增多,但真正实践者尚少。直至三祖僧璨大师的时代,才真正实现了信仰与修行的合一。七祖僧璨大师所著的《信心铭》不仅在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
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祖师大德,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却是一个重要的坐标,承前启后,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三祖僧璨时,才是有信有修。僧璨对禅宗的中国化的改造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达...
简介禅宗三祖僧璨的一生——僧中之宝,自然璀璨 二祖传法:“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亦无有种,花亦不曾生。”三祖传法:“华种是田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红尘说禅》系列第46篇 今天我们继续聊禅宗,这一篇的主角是咱们中国禅宗的三祖僧璨法师。单从名声上来说,僧璨法师确实不...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圆寂日 身缠风恙 非世所医 觅罪不得 迸出顶珠 空山高照 宝印全提 道嫌拣择 早落阶梯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不详。据史料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来舒州司空山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