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铳 [ sān yǎn chò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ān yǎn chòng ] 有三个枪眼的一种火器。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一蹴而就 休戚相关 因地制宜 奋发图强 宵衣旰食 相提并论 约法三章 纵横捭阖 ...
戚继光《练兵实纪》记载,三眼铳可在-20℃正常击发,火药残渣堵塞率较单管火器降低60%。这种可靠性使其成为九边重镇主力装备,万历四十七年辽东明军火器营三眼铳装备率已达75%。2.成本优势助推普及 工部档案显示,万历朝制造标准:三眼铳单价2.3两,仅为鸟铳的1/4;训练损耗方面,新兵使用三眼铳的炸膛率仅0....
实际上,骑兵使用三眼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火门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点火方式,单手无法完成,激发时间有延迟,你这个马上基本无法用,即使在装备三眼铳的骑兵,也是下马使用的。话说,即使玩多管击发,也该玩火绳枪模式下的三眼嘛:要不就是燧发枪时代的转轮枪,这个才是骑兵的高级武器啦:三眼铳这种文物,就不...
三眼铳圖说 三眼铳管约长一尺,铳口如鸟铳大,可容铅弹三钱。铁要炼熟,两筒相包务使合缝密实,眼内大小得宜;亦以钢钻稍车之,使眼内光直,出弹方准。三管攒而为一,用箍三道或只用口箍一道。眼要挨底钻使不后坐。铳后共打一库箍装木柄,柄后用一铁钻或以铁箍。——《武备要略》 三眼铳长32厘米,倍...
特别是在抗击后金(清军)八旗的辽东战场上,号称明末精锐的辽东军队,就大量装备三眼铳。比如辽东督师孙承宗麾下火力生猛的“车营”里,每支25人的“步队”,配备6支三眼铳。每支25骑的“骑队”,配备10支三眼铳。而在其最精锐的“前锋后劲营”,全营三千骑兵的规模,配备888支三眼铳。公认的“主战火器”。 而...
现在我们所说的三眼铳是一种明朝时期的火门枪,和传统的单管火器不同,它是一个由三根铳管组成的连发火器。工匠们会先将三根单独的铳管打造好,然后用铁箍将它们固定到一起,之后再在其后接上木质枪柄方便士兵握持射击。根据兵种的不同,三眼铳的长度也不尽相同,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一尺和四尺四寸两个版本,一...
三眼铳是明朝时期的轻型火器,由铁或粗钢铸造而成,外观像三根竹节形单铳衔接,各铳管外壁有细孔。装填时先装火药,再辅以钢珠、铸铁块或铁砂,然后将火绳从细孔导入。点燃火绳后,火药爆破推动弹丸射出。其三个铳管可交替射击。铳尾设有柄座,能安插不同长度的木制手柄保障使用者安全。 三眼铳最早在嘉靖年间被记录...
火绳枪由铳管、瞄准装置、枪机、弯形铳托等部分构成,长度和口径不一,有照门、准星,精度比三眼铳高得多。大部分为前装,从枪口填入黑火药和铁弹丸,明代火器大师赵世祯发明的掣电铳则是类似佛郎机的后装。相对较长的身管使得火药燃烧更充分,膛压更大,弹丸初速更高,射击的威力和距离大幅提高,射程约100米。...
三眼铳是中国古代一种短火器,使用熟铁锻造卷打而成。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绳,使用时点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